武術這個東西,說穿了就是擊技——戰鬥打人用的。
可戰鬥用的擊技,這種東西的訓練往往因人而異。
人的體質,體能,甚至是神經反應速度,身體協調性,領悟能力——甚至包括臨場對戰時候的心理素質,等等諸多原因,都會局限于人在學習一門武術可以取得的成就。
可傳統的武術門派,往往因為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自己的小門派,在傳承之中,敝帚自珍,拒絕外傳,而導緻了傳承的時候,可以選擇的基數很少。
若是某一門功夫,在某一代傳承的時候很不巧的,這一代的傳人是個棒槌……
那就壞菜了。
當然,還有許多其他的情況都會發生,比如某一代的掌門因為意外忽然挂掉了,還沒來得及把壓箱底的本事傳出去……
事實證明,這個世界上大部分的技藝,如果隻是用小圈子裡的傳承模式,就注定會沒落的。
曆史的長河,淘汰掉了很多這樣的傳統技藝。
武術行當裡,也有很多的功夫技巧失傳。
能流傳到今天的,都是幸運兒。
宋家就是其中之一。
·
老蔣的老婆叫宋巧雲。宋巧雲的爹叫宋阿金。
宋阿金出身于宋家。
一個傳統的古武家族,南派的拳法和内勁,來源已經不可考了,反正是家傳的技藝。
祖上多半是顯赫過一時的。
不過,所謂的武林傳說,其實也不像是武俠小說裡寫的那樣。
什麼正道幾大派,什麼邪道魔教,什麼江湖丐幫,什麼五嶽劍派……什麼南宮世家,慕容世家……
統統都是小說家編的!
傳統的武術傳承,更像是一個個小幫派,小家族的傳承。所謂窮文富武,凡是有名有姓的傳承下的功夫,起源的門派或者家族,往往都是有點資産的。
宋家不大,從前清的流傳下來的時候,就算是一個大戶人家——地方上的。
傳到了宋阿金的太爺爺那輩的時候,是洋人已經殺進過京城兩回了。
宋安金的太爺爺在宮裡當侍衛,在第二次保着西太後那個老娘們往西逃的時候,算是立下了點功勞。
老娘們那次倒也敞亮,一口氣撒出去好多件黃馬褂當賞賜。宋阿金的太爺爺有幸也分到了一件。
黃馬褂這東西,在清初很稀罕,到了清末的時候基本就掉價得厲害了。
但好歹也是值點分量的。後來就時運不濟了,因為老娘們和光緒争鬥,宮内大清洗,宋阿金的太爺爺就被革了出去。
宋阿金的太爺爺,聽聞這位功夫是很高的,高到什麼程度不知道。
但是死的早,去職後,原本也可以在家當個富家翁的,可惜得了場病。
倆兒子不和,就鬧了分家。
主要是因為家傳的功夫,誰都不服氣誰,誰也打不服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