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7頁)

餘三娘沒有一點的悲傷,反而是怅然大笑。

“我現在是餘三娘,和徐家可沒有半點關系。”

沈默在西北邊疆的第三年,被封為了西北總督。

到第六年,被皇帝調回京城。

此時,宮中的李貴妃誕下的兒子也已經五歲。

沈默回京沒有直接去皇宮,而是去了大學士府,見了老師。

“老師,學生來遲。”沈默跪地對着老師一拜。

沈默清楚,他能在西北邊疆安穩,讓皇帝如此信任,少不了朝中老師向皇帝進言。

不然這麼長時間不在京城,隻要有大臣說些什麼,皇帝未必就能對他如此信任。

“起來吧,我已年邁,恐怕不久于人世,未來的朝政重任将落在你的肩上。我們的皇帝是一位賢明之君,我期望你能繼續輔佐他,盛世長淵,百姓安居樂業。”

他貧寒出身,上一代君王不算是賢明.

他在衆多皇子中,第一眼就相中了現在的肅明帝

肅明功課在所有皇子中不算是出色,但他是最認真的一個。

隻要犯錯的題,王繼玖講解過一遍,當時還是皇子的肅明帝就不會再錯第二次。

一個帝王不一定要多聰慧,但一定要刻苦認真,聽的進别人的話。

隻要有這兩個特質,就會是一個合格的君王。

“老師别這麼說。”沈默看出老人不是傷病的問題,而是身體機能在逐漸的衰弱。

這是生命即将結束的信号。

看完了老師,沈默連夜進宮。

沈默和皇帝徹夜長談,這次長談誰也不知道這對帝臣之間談了一些什麼。

隻知道這次之後,沈默上朝已經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首輔。

皇上不顧衆臣反對,越過了皇後和幾個妃子年長的兒子,封了六歲的李貴妃的兒子林烨為太子。

沈默為首輔的這十年,肅明帝大興水利。

從西域和海外引入了改良種的棉花、土豆、番薯等作物。

在民間又鼓勵百姓對水稻、小麥、黃豆主要作物進行改良育種。

隻要有所成就的,朝廷都有豐厚獎賞。

這番的動作之下,民間還真掀起了一股育種苗,畝産連番的提高。

連帶各種肥料也被研究出來。

看到這樣的成果,肅明帝樂不可支。

總算知道沈默常挂嘴邊的“高手在民間”這句話的真正含義。

有些百姓不會讀書認字,但卻是種田的好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