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衡也誠懇地勸說道:“長楓兄,誠如長柏兄所言,科舉競争異常激烈,我們都應當全力以赴,不可掉以輕心。”
課堂之上,先生正在深入淺出地講解經義。齊衡全神貫注地聆聽着先生的講解,眼神中透露出對知識的渴望和追求,并不時地拿起筆,在書本上認真地做着筆記,仿佛要将先生所講的每一個字都銘刻在心中。盛長柏同樣聽得十分認真,不時微微點頭,似乎在細細品味先生話語中的深意。而盛長楓卻顯得有些心不在焉,目光遊離,思緒早已飄到了九霄雲外。
下課後,齊衡急忙走到盛長柏身邊,虛心地說道:“長柏兄,方才先生所講的經義,我尚有幾處不甚明白,不知能否與你一同探讨一番?”
盛長柏微笑着點了點頭,溫和地說道:“當然可以,我們一同研究,相互學習,說不定能有新的感悟和收獲。”
于是,兩人找了一處安靜的角落坐下,熱烈地讨論起來。他們時而各抒己見,争論得面紅耳赤;時而又恍然大悟,相視一笑。盛長楓看到他們認真讨論的樣子,不屑地哼了一聲,輕蔑地說道:“有什麼好讨論的,我一看便知其中的道理。”
就在這時,盛明蘭輕盈地走了過來。她看到齊衡和盛長柏認真讨論的場景,眼中不禁流露出贊許的神色。
“小公爺,大哥,你們如此用功刻苦,将來科舉必定能夠高中,前途不可限量。”盛明蘭微笑着說道,那笑容宛如春日裡盛開的花朵,燦爛而迷人。
齊衡笑着回應道:“盛六姑娘,借你吉言。我立志通過科舉改變自己的現狀,為家族和國家做出一番貢獻。”
盛明蘭輕輕地點了點頭,真誠地說道:“小公爺有如此遠大的志向,着實令人欽佩。我堅信你必定能夠成功。”
齊衡再次全身心地投入到緊張的備考之中。他不僅在學堂裡認真學習,還常常前往藏書閣借閱書籍,如同一隻勤勞的蜜蜂,在知識的花叢中不斷采撷着花蜜。
這一日,他在藏書閣中尋覓一本關于治國方略的書籍。他在一排排書架之間來回穿梭,仔細地查找着,找了許久,終于在一個昏暗的角落裡發現了那本書。
他伸出手去拿書,就在這時,一隻纖細的手也伸了過來,不經意間碰到了他的手。他微微一怔,擡起頭來,隻見盛明蘭俏生生地站在面前,臉頰泛起一抹紅暈,如同天邊的晚霞般豔麗。
盛明蘭害羞地連忙縮手,抱歉地說道:“小公爺,實在不好意思。我也一直在尋找這本書。”
齊衡微微一笑,紳士地說道:“盛六姑娘,你先看吧。我再去尋覓其他書籍便是。”
盛明蘭感激地說道:“多謝小公爺。其實我一直渴望多了解一些治國之道,以便日後能夠為盛家出一份力。”
齊衡贊賞地說道:“盛六姑娘聰慧過人,且有如此高遠的志向和擔當,實為難能可貴。我們不妨一同研讀這本書,相互交流心得。”
盛明蘭眼睛頓時亮了起來,興奮地說道:“好啊,能夠與小公爺一同探讨學問,真是求之不得。”
兩人找了一個安靜的角落坐下,一同研讀起那本書來。他們時而低頭沉思,沉浸在書中的智慧海洋之中;時而熱烈讨論,思維的火花在空氣中碰撞交融。時間在他們的讨論聲中悄然流逝,不知不覺間,天色漸漸暗了下來。
不為四處尋找齊衡,終于在藏書閣找到了他。當他看到齊衡和盛明蘭在一起時,不禁微微一愣。
“公子,天色已黑,我們該回去了。”不為輕聲提醒道。
齊衡站起身來,禮貌地說道:“盛六姑娘,今日就暫且到此為止,改日我們再接着探讨。”
盛明蘭點點頭,微笑着說道:“好的,小公爺,我盼望着下次再與你交流。”
齊衡回到齊國公府後,繼續埋頭複習。然而,随着科舉日期的日益臨近,他所面臨的壓力也如同烏雲一般,越來越沉重地籠罩在他的心頭。
一天晚上,他在書房中複習功課,卻突然感到一陣莫名的煩躁。他合上書本,緩緩走到窗邊,靜靜地望着窗外那深沉的夜色,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迷茫和憂慮。
不為輕輕地走進書房,關切地說道:“公子,是不是太過勞累了?不妨歇息片刻吧。”
齊衡長歎一口氣,憂心忡忡地說道:“不為,我生怕此次科舉考不出理想的成績,辜負了父母的殷切期望,也無法實現自己的遠大抱負。”
不為連忙安慰道:“公子不必過于擔憂,你平日裡如此刻苦勤奮,學識淵博,定然能夠在科舉中取得優異的成績。”
齊衡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道:“話雖如此,但科舉競争極為激烈,高手衆多,我絕不能有絲毫的放松和懈怠。”
就在這時,齊國公邁着沉穩的步伐走進書房。他看到齊衡滿臉愁容,關切地問道:“衡兒,為何如此發愁?可是遇到了什麼難題?”
齊衡如實相告:“父親,我擔心科舉失利,讓家族蒙羞,令您和母親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