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見他眉頭緊鎖,宛如兩座沉重的山峰,心中的憂慮盡顯于眉間。手中的筆不知不覺停了下來,懸于紙面之上,随後無力地擱在筆架上。他微微嘟哝着,聲音中滿是無奈與焦慮:“這朝堂之亂,究竟何時才是個頭啊?如此亂象,國家怎能安定,百姓又怎能安居樂業?”
就在此時,齊國公邁着沉穩而有力的步伐,緩緩踏入書房。他身姿挺拔,眼神犀利如鷹,僅僅一眼,便敏銳地察覺到兒子心中藏着心事。
齊國公聲音低沉且威嚴,猶如洪鐘般響起:“衡兒,可是在為朝堂之事發愁?朝堂如今風波不斷,你心懷憂慮,為父自是理解。”
齊衡聽聞父親的話語,趕忙起身,恭恭敬敬地拱手行禮,說道:“父親,邕王與兖王争鬥不止,朝堂之上烏煙瘴氣,一片混亂。孩兒實在憂心忡忡,長此以往,國家必将陷入危機之中。”
齊國公緩緩坐到椅子上,動作不疾不徐,盡顯穩重。他輕輕端起茶杯,放在鼻前嗅了嗅那袅袅茶香,而後抿了一小口,神色從容。接着,他緩緩說道:“他倆争奪儲君之位已有多時,而陛下至今尚無子嗣,這局勢錯綜複雜,猶如一團亂麻,實難輕易理清啊。”
齊衡皺着眉頭,臉上滿是焦急之色,急切地說道:“再這般持續下去,朝廷定然會動蕩不安。孩兒一心想要改變這糟糕的局面,奈何卻不知從何處着手,深感力不從心。”
齊國公放下茶杯,目光溫和而堅定地看着齊衡,語重心長地說道:“衡兒,你有如此志向,為父深感欣慰。然你尚未通過科舉入仕,切不可沖動行事。如今你應心無旁骛,專心備考。待入朝為官之後,自會有機會施展你的抱負,為國家效力。”
齊衡輕輕點頭,誠懇地說道:“父親所言極是,孩兒定會努力備考。隻是這朝堂局勢實在令人放心不下,孩兒每日都為此憂心不已。”
齊國公站起身來,緩緩走到窗邊,靜靜地望着窗外的景色。微風拂過,吹動他的衣袂。他開口說道:“朝堂之事,自有聖上與諸位大臣操心。你當下最重要的是提升自己的學識與能力,唯有如此,日後方能在朝堂之上站穩腳跟,有所作為。”
齊衡深吸一口氣,眼神變得堅定無比,說道:“孩兒明白了,定不會辜負父親的期望,定當竭盡全力,不負所托。”
與此同時,在那金碧輝煌的皇宮之中,宋仁宗端坐在龍椅之上,滿臉皆是愁容。曹皇後靜靜地站在一旁,輕聲安慰道:“陛下,切莫太過憂慮,凡事總會有解決之法。請放寬心,莫要讓憂愁損害了龍體。”
宋仁宗長歎一聲,無奈地說道:“朕膝下無子,儲君之位一直空缺。邕王與兖王各懷心思,争鬥不休,這朝堂之亂何時才能停止啊!長此以往,國家将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朕實在是寝食難安呐。”
曹皇後微微皺了皺眉,思索片刻後說道:“陛下,要不召集大臣一同商議此事,聽聽他們的意見,或許能想出良策來解決這棘手的問題。”
宋仁宗輕輕點頭,說道:“也隻能如此了。傳朕旨意,明日早朝之時,召集大臣共同商議儲君之事。”
次日早朝,朝堂之上氣氛凝重異常。宋仁宗端坐在龍椅之上,目光緩緩掃視着大臣們,而後緩緩開口說道:“今日召集諸位愛卿,乃是為了商議儲君之事。如今邕王與兖王争鬥不止,朝廷動蕩不安,朕希望諸位愛卿能夠各抒己見,為朕出謀劃策。”
話音剛落,一位大臣邁着堅定的步伐出列,拱手行禮後說道:“陛下,當務之急乃是盡快确立儲君,以穩定朝局。邕王與兖王皆為皇室宗親,各有長處。陛下可依據他們的才能與品德,從中挑選一人立為儲君。如此,方能使國家安定,百姓安心。”
另一位大臣也出列說道:“陛下,此事切不可草率決定。邕王與兖王背後皆有強大的勢力支持,若處理不當,必将引發更大的紛争,後果不堪設想。臣建議先觀察一段時間,再做決定,以免釀成大錯。”
大臣們紛紛發言,朝堂之上頓時議論紛紛,猶如炸開了鍋一般。宋仁宗認真地聽着,眉頭越皺越緊,心中十分糾結。他深知此事關系重大,關乎着國家的命運與前途,必須慎之又慎。
早朝結束後,大臣們紛紛散去。邕王與兖王得知此事後,各自打起了算盤。
邕王回到王府,臉色陰沉得猶如暴風雨來臨前的天空。他的謀士小心翼翼地站在一旁,輕聲說道:“王爺,陛下商議儲君之事,對咱們而言乃是一個絕佳的機會。咱們必須想辦法讓王爺您成為熱門人選,方能在這場争鬥中脫穎而出。”
邕王冷哼一聲,不屑地說道:“哼,那兖王也不會輕易放手。我們必須趕緊行動起來,想方設法拉攏更多的大臣支持咱們。隻有如此,咱們才有勝算。”
謀士點頭說道:“王爺說得極是。咱們可先從那些中立的大臣入手,許以他們一些好處,讓他們為咱們說話。隻要能争取到他們的支持,咱們的勢力必将大增。”
邕王思索片刻後,說道:“好,就依你所言。此事就交由你去安排,務必謹慎行事,切不可露出破綻。”
謀士領命後匆匆離開。與此同時,兖王也在王府中與謀士們商議對策。
兖王滿臉焦急地說道:“此次儲君之事至關重要,我們絕不能輸給邕王。你們可有什麼好辦法?若能想出良策,本王定有重賞。”
他的謀士皺着眉頭,沉思良久後說道:“王爺,我們可以利用陛下急于立儲的心理,充分展示咱們的優勢。比如多做一些利國利民的好事,以此赢得百姓和大臣們的好感。如此一來,王爺您的威望必将大大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