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衡應道:“孩兒這就進宮,面見陛下。”
齊衡快馬加鞭趕赴宮中,求見宋英宗。宋英宗在偏殿召見了他,滿臉皆是愁容,問道:“齊卿,如今朝堂之事,你可有良策?”
正當齊衡四處張望之時,盛明蘭邁着輕盈優雅的步子緩緩走進了學堂。她身着一襲樸素淡雅的衣裳,顔色素淨而不失韻味。她微微低着眉眼,神情顯得極為低調隐忍,仿佛不願過多地引人注目。
「韓齊」宋英宗皺眉道:“朕何嘗不想如此,但太後對朕多有不滿,隻怕難以親近。”
齊衡誠懇地說:“陛下,太後堅持先皇政見,亦是出于對社稷的考量。陛下若能理解太後的苦心,主動示好,以孝心打動她,太後或許會轉變态度。”
宋英宗沉思片刻,點頭道:“齊卿所言有理。隻是這玉玺之事,該如何解決?”
齊衡說道:“陛下不可心急。玉玺乃是皇權的象征,太後握着它,也是為了把控局勢。陛下可先與太後搞好關系,待時機成熟,再委婉提及玉玺之事。”
宋英宗長歎一聲,說道:“唉,朕初登皇位,便面臨如此難題。齊卿,全靠你為朕出謀劃策了。”
齊衡堅定地說:“陛下放心,臣定當竭盡全力,輔佐陛下穩定朝堂,開創盛世。”
從宮中出來時,天色已晚。齊衡騎馬回到府中,平甯郡主和齊國公正焦急地等待着。
平甯郡主忙問道:“衡兒,陛下意下如何?”
齊衡笑着說:“母親放心,陛下已認可我的建議,決定主動親近曹太後。”
齊國公欣慰地說:“衡兒,你做得很好。接下來就看陛下與曹太後如何相處了。”
齊衡點頭道:“是,父親。我也會密切關注朝堂動态,随時為陛下分憂。隻是這局勢變幻莫測,還需時刻警惕。”
此後幾日,宋英宗依照齊衡的建議,時常去拜見曹太後,陪她聊天,關心她的生活。曹太後的态度也漸漸緩和,不再像之前那樣抵觸。
朝堂之上,氣氛也稍有好轉。官員們看到陛下與太後關系改善,辦事也更有幹勁了。
這一日,齊衡正在書房苦苦思索對策,小厮前來禀報:“少爺,韓琦大人來訪。”
齊衡連忙起身相迎,說道:“韓大人,稀客稀客。不知大人前來,所為何事?”
韓琦微笑着說:“齊大人,如今朝堂局勢稍有緩和,但玉玺之事仍是隐患。我今日前來,想與你商議一番。”
齊衡請韓琦坐下,說道:“韓大人所想與我不謀而合。隻是此事棘手,還需從長計議。”
韓琦皺眉道:“曹太後手握玉玺,不肯放手,究竟所圖何事?”
齊衡分析道:“太後堅持先皇政見,或許是擔心陛下更改國策。再者,太後欲加強在宮中的存在感,畢竟與陛下并非親母子,難免會有不安全感,她握着玉玺,也是為了确保自身地位。”
韓琦點頭道:“有道理。隻是這玉玺終歸要回到陛下手中,不然陛下行事諸多不便。”
齊衡思索片刻,突然眼睛一亮,說道:“韓大人,我們可勸陛下在朝堂上推行一些先皇時期的善政,讓太後看到陛下繼承先皇遺志的決心。如此一來,太後或許會認為陛下值得信任,從而主動交出玉玺。”
韓琦眼睛放光,說道:“此計甚妙!齊大人果然足智多謀。我這就進宮,将此計告知陛下。”
韓琦匆匆離去,齊衡望着他的背影,心中默默祈禱:但願此計能成,讓朝堂早日恢複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