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衛民一凜,
“三叔,你放心,我會看好的。”
“你心裡有數就行。對了,這大鍋給知青院留一個,讓他們直接把錢給小丫頭就行。”
"哎,好嘞,三叔。"
敲打完了,小老頭腳步都輕快了幾分。
進門就喊,
“小花,虎子,爺爺回來了。”
一折騰,也下午四點多了,廚房霧氣蒙蒙的。
“怎們這麼晚才回來?我們在家差點就吃兩頓飯了。”
“這沒啥活了,吃兩頓飯也行了啊。”
老頭眼見的帶着喜氣,看見孩子進來,掏出一個紙包,老太太已經很熟悉這個套路了,
“人家小丫頭又給你啥好吃的了?”
小老頭跟小孩一樣,
“忙的中午沒吃飯,回來的路上,小丫頭給我和幾個知青一人分了一塊桃酥。
嘿嘿,他們沒看見,她偷偷的又給我塞了一包,我摸了一下,好幾塊呢。
過來過來,嘗嘗桃酥好不好吃?”
他家在村裡條件算是不錯的,就這樣,兩個孩子也沒吃過這金貴的玩意。
兩個孩子吃的眯眼笑,很是滿足,
“這就是桃酥啊?真好吃,甜。”
“放了老多的油跟糖,能不好吃嗎?”回頭就訓老頭,
“你說說,自打這小簡來了,這倆孩子多吃了多少好東西?還有你,人家孩子給你你就要?”
“我那不是,我們是朋友,怎們能那麼見外?”
估計簡單也沒想到,這居然成了村裡合法的交易。
今天主要的事情就是把東西郵出去,除了那一堆鍋,她倒是沒買什麼。
盤算了一下,酸菜腌了,燒柴差不多夠了,肉也夠了,好像把豆包包了就能貓冬了。
聽說别的村子有梨樹,往年有買回來自己凍凍梨的,今年這年景也不知道這梨長的啥樣,要是真有,簡單也想弄回來點試試,入鄉随俗。
再說,不一樣的生活,總要都體驗一下嘛。
前幾天找劉三爺家老太太幫着換了些紅芸豆,簡單這會兒也沒事,幹脆的洗了洗,都放到大鍋裡去烀熟。
黏面子和面的步驟,還是前幾天老太太跟她說的。
上次拿回來的粘苞米已經磨成了粉面,再摻進去一半的笨苞米面,加酵母粉,倒入溫水,揉面,揉成光滑的面團,放到炕頭發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