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進屋就驚住了,一向安靜的林招娣甚至快走了幾步,沖到炕邊,
“你包豆包了?”
不大的小炕上,一大盆上尖團好的豆餡,旁邊是一大盆發好的黏面子,黃澄澄的。
炕沿邊擺着一個高粱杆子穿成的大簾子,牆邊還立着幾個,看得出來,簡單這準備的很充足了。
林招娣一看這就是在家幹活的孩子,看這熟練的程度,脫外衣,捋頭發,洗手,上炕,盤腿,那順滑的,讓簡單和李燕都看愣神了。
“你們不上來嗎?快點啊,人多包的快。
不過簡知青,你有活怎麼不過去叫我們呢?這一大盆面子,你自己得包到啥時候去?”
簡單回廚房添了一把柴,又坐回了炕頭,李燕也上炕,三足鼎立。
小炕不大,錯身擠擠插插的倒是也夠了。
碰到自己熟悉的,林招娣話也多了點。
“你想怎麼凍啊?就這麼生着凍,還是蒸熟了凍?”
這個,簡單一個外來的還真不清楚,她很虛心的請教,
“有什麼區别?”
“生的就是一會這蓋簾滿了就拿出去,兩三個小時就凍透了,敲打下來,你直接就可以裝袋子,或者裝進大缸裡,擱外面,或者柴房裡都行,想吃的時候,吃幾個撿幾個,放簾子上蒸熟就行。
熟的也方便,包完了直接就用大簾子蒸熟了,再放外面凍,凍實成了,一摔就摔成大小塊的,也好放。
不過那個生的不能重壓,不能放在暖和的地方,容易被壓裂,被風呲喽(吹)多了也容易裂開。
你要是想一鍋多蒸點,也行。整點中間那層的苞米葉子,那個幹淨還大,把豆包兩個兩個的立着包好,這麼一組一組的碼在鍋裡,就蒸一鍋的時間,兩鍋都出來了,而且這樣的凍完了也好收拾,一個苞米葉子裡的兩個自動的就粘在一起,兩個兩個的,也好放。”
簡單和李燕都聽呆了。
簡單是完全沒接觸過,她總有種體驗生活的感覺。
“我都不知道你還會這個,本來我打算自己試試,不行的話,就去找三奶奶,讓她教教我呢。”
但是李燕是徹底服了,
“你怎麼知道這麼清楚?你在家也跟着包豆包?”
林招娣手速很快,包出來的也是圓溜溜,賣相很好。
“這個不難,包一次就知道了,沒有啥技術經驗,也不累,完全都是經驗。
我家前兩年過年的時候也會買點黏面子,我爸喜歡吃。
那芸豆倒是好弄,但是這黏面子貴,票還少,每年也就是過年的時候會包點,給我爸解解饞。
農村一開始包豆包就是要過年了。”
兩個小夥伴很走心的表揚,
“你真厲害!”
林招娣不好意思的笑笑,就問簡單,
“你是打算裝在糧食袋子裡,還是大缸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