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燕兒他們兩口子把孩子托給我們,說實話,這孩子我确實是喜歡,我們也不想讓他們失望,相處一場,這孩子我們也會當成自己的孩子。
隻是,我家裡的條件,大家都知道,和燕兒兩口子差不多,前後不靠都要靠自己,我們兩口子肯定會努力往好了過,盡量不會麻煩村裡。
但是,我們也希望鄉親們能口下留情,”
依着現在的情況,他們兩口子這輩子應該也就這一個孩子,有這麼多知青,他們倒也不怕孩子養不大。
不過說這話,一個自然是給村裡人看的,時間長了有這個孩子,她的肚子也不用另找借口。
再一個,也是給劉建設看,我們知青的團結。
能毫不猶豫的把不是自己的孩子養在家裡,對于他們現在的生活水平來說,也不是意見容易的事,但是這是知青的孩子,他們願意付出。
而且,她最後的話也不是無的放矢。
村裡人的長舌,他們是深有體會,現在還不知道要在這邊生活多長時間,孩子的身世不是秘密,他們都知道這瞞不住,可以想象,日後那些閑言碎語,怕不怕的另說,但是态度總要有,萬一因為這個跟村民起了什麼矛盾沖突,他們也有理有據。
不過,總體說起來,都不是什麼重要的事,譚雅君也是借機把态度擺出來,究根到底,這也可以說是知青的事,對村裡影響不大,但是這是閑着的季節,村裡的八卦肯定是不會少的。
出了這事,最近他們的情緒肯定是不會好的,沒有耐心對付村裡那些,先說明白了,到時候要是真有人扯老婆舌,他們反擊也是正常的。
劉建設不是笨人,很快就理解了他們的意思,
“你們放心,你們知青也是咱們村裡的一份子,這孩子說到底也是咱們村裡人,有什麼困難你們也不要客氣,盡量來找我,村裡雖說能力有限,但是誰也不會眼睜睜看着就是。”
面上話說完,這事基本也就定下來了,劉解放跟着劉建設去辦理孩子的手續,其他人去收拾一下李燕兩口子的房子,把他們準備的孩子的東西打包,然後,把大門直接鎖了起來。
這孩子說是給了譚雅君,畢竟是知青們唯二的下一代,說到底,也是自己人,是他們知青的孩子,誰也不可能不管。
明珠跟簡單感慨,
“真是世事無常,”
她沒有跟着上山,光是聽他們說,就已經讓她驚駭不已了,
“你說建國真的就能舍得這個孩子嗎?”
這種特别細膩的感情,簡單自覺不擅長,不發表意見。
蘇紅幽幽的說道,
“是不是真的被家庭傷到了?
之前跟燕姐還能作伴,相互依靠。
現在隻剩下孩子,可能是,他怕養不好,或者,明白自己不能給孩子一個完整的家庭,幹脆就破罐子破摔了?”
她沒結婚,也是站在局外人的角度發表的看法,
“不過,你們說,那當父母的,還能不愛自己的孩子?我猜,是不是也是逼的實在沒有辦法了,才走的這步?”
信上的内容,她們都掃了一眼,不論真假,這幾年陳建國過的都很痛苦。
明珠緊緊攥着孩子的小手,心裡發緊,這是被逼到什絕望的境地,才能幹脆的舍棄孩子?
來下鄉之前,京城已經開始亂了,草菅人命她也不是沒有見過。
就說她家出事那天,爺爺被氣的發病,奶奶當場被氣死,父親被硬生生的打斷腿,而她親愛的母親決絕的轉身就走,當天就跟他們家斷絕了關系,那是第一次,她不明白,為什麼她能輕易的就放棄了自己。
一度她也以為是她猜想的那樣,被逼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