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第2頁)

結果一見到他,父母脫口而出的咒罵,驅趕,就讓他徹底冷了心,當時在氣頭上,連屋子都沒進就走了。

然後跟了父母兩天,看着他們上班,下班,買菜,買肉,哄着那個嘴甜的弟弟吃肉,順帶着再咒罵幾句他這個不孝的長子,逗的弟弟眉開眼笑。

他就知道,這個家,徹底容不下他了。

回來後就一門心思的跟李燕悶頭幹活,想着把日子過好,以後也許還能回去揚眉吐氣一把,尤其是在李燕懷孕後,他對小家庭的重視達到了一個高度,這是他自己的家,沒有人能把他趕出去。

挺過了生孩子那關,回到家他就狠狠的哭了一場。

他也以為,他努力,這日子就能過好。

聽大夫的,按時吃藥,吃好的,不讓她幹活,她就能一直陪着他。

可以說,李燕不光是妻子,也是他的精神支柱,她一倒,他也就沒了志氣,他就堅持不下去了,他自己就清楚。

可是那個孩子是李燕拼了命生下來的,他也不能放棄。

想來想去,就想到了沒有孩子想要孩子也喜歡這個孩子的劉解放。

人啊,有惦記的不放心的,才能有活着的盼頭。

可惜,陳建國沒有。

唯一不放心的孩子,也找了一個他自己都放心的去處。

所以,他也給自己找了一個歸宿。

看完了信,幾個人都沉默着,不能說陳建國做錯了,隻能說,沒有父母緣的孩子,其實還是很不幸的,不光是孩子,真的會影響到孩子的一輩子,這血淋淋的例子,讓他們對父母家人的期盼都少了很多。

跟陳建國相比,他們,還是幸運的

譚雅君對這個孩子的心情也有些複雜。

要說不幸,她也是在父母的期盼下出生的,也是父母的慰藉,也有過一段時間一家三口的快樂。

要說幸運,這才不到三個月,就成了孤兒,雖然譚雅君自認為他們也會給孩子全部的愛。

但是人嘛,都講究血緣親人,尤其是李燕兩口子都是有親人和沒親人一樣的,就是他們兩口子,本來也是希望孩子的命能好一些的。

結果,到現在,也說不好是李燕身體拖後腿,還是命運捉弄人,陳建國的選擇,是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

安葬了夫妻兩個,回到知青院,知青們氣氛低迷。

結婚沒結婚的,搬出去沒搬出去的,都回來了,偌大的房間,二十多個人,愣是安靜的掉根針都能聽見。

小嬰兒的哭聲,算是打破了這個平靜。

“雅君姐,你們要收養這個孩子嗎?”

他們幾個人知道兩家的内情,其他人可不知道,譚雅君也是成親還沒有多長時間的小夫妻,因為還沒有自己的孩子,在村裡已經有閑言碎語了,反而要先收養别人的孩子,這擱誰身上都挺為難的。

在外人眼裡,猶豫甚至拒絕才是正常的。

所以這也是劉建設關心的問題,兩個人都是知青,這孩子也算是村裡的,萬一人家不想養,這責任肯定也是要落到他這個村長頭上的。

譚雅君和劉解放對視一眼,和知青們對視一眼,也沒露出什麼異樣的表情,帶着幾分無奈,苦澀,和恰到其處的傷心,也有幾分勉強,

“村長,你也知道,我們結婚這麼長時間,還沒有孩子,好多嬸子也知道我,喜歡孩子。

現在燕兒他們兩口子把孩子托給我們,說實話,這孩子我确實是喜歡,我們也不想讓他們失望,相處一場,這孩子我們也會當成自己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