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第1頁)

  萬一對方是徒有虛名呢?

  那他不就賺了。

  理清楚目前的情況後。

  葉華開口對于蘇白詢問的問題進行反駁。

  “我方并不認同訴訟方的陳述觀點。”

  “首先,從執法方提供的證據來看,方智慧的确沒有對吳國興進行辱罵或者是其他的過激行為。”

  “但是。”

  “需要确定當時的情況是什麼,再來判定方智慧對于吳國興有沒有什麼影響。”

  “當時的情況是什麼?”

  “當時的情況是,吳國興準備去尋找王媛,正好碰到了,從外面回來的方智慧。

  方智慧知道王媛和吳國興之間的關系,也清楚王媛和吳國興之間的矛盾是什麼,并且了解王媛不想見吳國興。

  在這種情況下,兩個人同時出現在了案發的地點,也就是方智慧和王媛同居的合租室門口。”

  “吳國興和方智慧兩個人都知道,王媛就在合租的出租屋内。”

  “可是在吳國興詢問方智慧的時候,方智慧的回答是王媛不在她們合租的室内。”

  “這明顯是屬于撒謊的情況。”

  “而吳國興又确認王媛就在她們的出租屋内。”

  “在這種情況下吳國興顯然是帶着目的性去詢問方智慧的。”

  “可是方智慧呢.…?”

  “方智慧的做法,是并沒有理會吳國興的詢問。”

  “并且告訴吳國興不要再打擾王媛。”

  “吳國興這一次找王媛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解決一些私人的恩怨,原本就懷着暴躁的心情,并且吳國興在性格方面本身就相對來說較為暴躁。”

  “這一點通過吳國興身邊的朋友和親人,都能夠了解的到。”

  “在以上條件為背景的情況下,就導緻了一個結果。”

  “那就是面對方智慧的撒謊行為,激起了吳國興的憤怒。”

  “在此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點,那就是出租屋内的王媛開口讓吳國興離開。”

  “面對方智慧的欺騙,吳國興很生氣。”

  “于是原本針對王媛的報複行為,落在了方智慧的身上。”

  “吳國興激情犯罪,對方智慧實行了犯罪過程。”

  “在整個的案發過程當中,方智慧雖然沒有用語言,來對吳國興進行挑逗或者是激怒。”

  “可是她明知道吳國興的性格暴怒,還是選擇冷漠的對待吳國興,并且欺騙吳國興。”

  “在這種條件和背景之下,這難道不是另一種的激怒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