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怪廣有志太沖動了,我當時想勸他來着,可是根本勸不動,我也想解釋,但是他根本不給我解釋的機會..…”
蘇白舉手示意,在得到審判長的同意後,當即進行了追問:“那我想請問一下證人。”
“你剛才說你和王強之前就認識你們兩個人是怎麼認識的?”
“我記得我方當事人在進行立案口供的時候說的很清楚,當時你告訴他,你并不認識王強,是王強硬要非禮你,拉着你,然後你進行的求救行為。”
“現在你說你勸告過廣有志,讓他不要那麼沖動。”
“可是我方當事人,對于這一點并不認同,證人你對于自己的口供能提供出來相應的證據嗎?”
孫怡搖了搖頭:“我也提供不了證據.…但是事情就是那樣的。”
蘇白繼續追問:
“那麼證人能不能回答一下,為什麼在執法方針對你進行第一次立案的時候,你一口咬定不認識王強?”
孫怡沉默後開口:“我當時是故意的.…因為心裡面生氣,所以故意這麼說的。”
“那麼你們是什麼關系?為什麼會心裡面生氣?”
“你們兩個人之間是情侶關系嗎?”
孫怡再次陷入沉默,針對這個問題,沒有回答。
蘇白見孫怡這邊不回答,而後又看向控告方席位。
“再有,我想詢問一下控告方當事人王強。”
“根據常理來說,一般人在庭審的時候會尋找自己最有力的辯解來解釋自身的問題。”
“在一審的時候,根據相關的答辯内容來看,控告方當事人王強,完全沒有提到和孫怡是認識之間的關系,并且這種認識的關系還不一般。”
“根據孫怡剛才的回答,她是因為生氣,所以才會在剛開始立案的時候堅決否認和王強認識。”
“按照這種情況來講,兩個人的關系肯定是相對熟悉,否則的話不會有生氣的行為。”
“繼續。”
“再按照正常人的思維來講的話,兩個人之間的關系,如果相對熟悉,那麼在一審的時候,王強完全沒有提及到他和孫怡之間的關系,這完全不符合正常人的思路。”
“我能不能夠詢問一下證人孫怡和控告方當事人王強,當時你們兩個是怎麼想的?”
“你們是不是約好的,一開始都裝作互不認識?”
面對蘇白的詢問,王強和孫怡都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尤其是孫怡.…
面對這種問題,她作為一個年輕的大學生,經曆相對空白,根本不知道該怎麼去回答蘇白的提問。
隻能保持沉默。
王強已經告訴過她了,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說,隻要保持沉默就好了。
而王強則是一口否認:
“一審的時候我們沒有提出來,原因不重要,重要的是現在是在二審的庭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