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些特殊的權利,并不指的是對那些沒有反抗能力和沒有其他特殊職能的普通公民,使用這些特殊權利。”
“如果說周立在本次的案件當中主動進行攻擊,或者說主動去挑釁相關的城管人員,故意形成執法難度大的條件。”
“那麼,周立應當被從重判決。”
“可是,在本次案件當中,事實并不是這樣的。”
“事實是什麼?”
“事實是,在當時的場景和相關的特定條件下,周立其實處在一個相對來說比較弱勢的地位。”
“先從客觀的角度來分析,面對執法人員的衆人,周立作為一個身高不足一米七五,體重60千克左右的成年男性怎麼去面對一群身高在一米七五以上,體重在65千克以上的人?”
“在被毆打的過程當中,他沒有太多可以反抗的手段。”
“所以隻能用利器防身來給自己壯膽,或者是為了保護自己。”
“另外,從一些生存手段上面來講。”
“他的生活就指望着這麼一個攤位,從客觀的角度來講,如果不是被欺負慣了,或者是被欺負狠了,誰想着家裡面那幾口人還需要自己去養,會去沖動,會去攻擊呢?”
“一般人的想法都隻會是我再忍一忍,畢竟我還有老人和孩子要養。”
“畢竟城管是攤位的直管部門,如果沒了這個攤位,那麼周立心裡也非常的清楚,他以後想要再養家糊口的話,很困難。”
“在這裡,我想要再陳述一個事情,那就是周立每個月的收入除開老人的贍養費用,一家人的吃住費用,還有自己孩子的醫療費用,所剩無幾。”
“那麼如果不是被逼急了,他敢得罪城管人員嗎?要知道,擺攤就是他的生計,如果失去了擺攤的來源收入,他的家人該怎麼生活?”
“準确來說,如果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了,他根本不敢去得罪城管人員。”
“周立作為當事人,可能在某些方面表述的并不是特别的全面,以上是我進行的相關性的補充。”
“還請審判長能夠在這方面進行考慮,對于周立的防衛過當緻人死亡,能夠從多方面進行考量,決定最終的判決。”
“審判長,我的陳述完畢。”
聽完蘇白的陳述,林友平點點頭,緊接着,站起身,敲響法槌。
“閉庭!”
“判決在一周後進行公告,宣布判決結果後,将會把判決書發放給各方。”
在林友平敲響法槌。
蘇白輕呼口氣,閉庭延遲宣判結果。
那就說明可能合議庭針對這個案件還沒有一個準确的刑期确定,還需要再進行讨論一下。
檢方和控方在得到延後宣判的消息沒有絲毫的意外。
隻是,觀看本次庭審的觀衆,卻顯得有些着急。
“為啥休庭不當即進行宣判啊?我不是太理解哈,我就問一句,這種情況已經很明顯了呀,可以進行當庭宣布判決了吧?”
“對啊!還想看到底該怎麼判決呢?有沒有人能夠解釋一下?”
“涉及到相關人員,我來解答一下吧,這種情況不進行當庭判決的原因,是因為還有很多東西沒有理清楚。”
“就比如說有沒有和控方達成諒解的條件,控方有意願達成諒解,那麼私底下肯定要商量一下到底能不能達成諒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