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第2頁)

  “我想請問被告人委托律師,你說的并不認同,是依照哪一點不進行認同?”

  萬向東開口:“我方依舊保持着一個觀點,那就是沒有直接證據,能夠證明黃雪梅是投毒人。”

  “根據檢方的陳述,黃雪梅将化學品隐藏在校園角落,這一事實能證明什麼?”

  “這一事實什麼都證明不了,隻能證明黃雪梅想把化學品隐藏在校園角落。”

  “依照這一點能控告黃雪梅投毒了嗎?”

  “根本不能!”

  “所以我方依舊保持着無罪的觀點。”

  萬向東的這一說法,怎麼說呢,站不住腳,完全站不住腳。

  剛才萬向東隻是陳述了黃雪梅将化學品藏在了校園角落。

  但是卻沒有根據客觀的事實條件進行陳述。

  實際上的客觀條件是什麼?

  實際上的客觀條件就是指的是之前的客觀證據,間接證據和證人證言。

  目前根據以上,整個犯罪經過都非常清晰的展示了出來。

  為什麼這麼說?

  第一點,是黃雪梅的犯罪動機,由于嫉妒朱芸,從實驗室竊取了劇毒化學品。

  第二點是黃雪梅有沒有利用劇毒化學品進行投毒。

  之前的犯罪經過是少了這一個重要的環節。

  沒有證據能夠證明黃雪梅利用劇毒化學品進行投毒。

  所以不能對其進行判定有罪。

  可是現在呢?

  現在找到了剩餘的劇毒化學品,在排除了其他可能性下,已經從客觀的主要證據上,來證明了黃雪梅的投毒行為。

  之前缺少的這重要的一個環節,此時也被補了上去。

  從這一點上來看,證據鍊完整,至于萬向東所陳述的沒有直接證據,這完全就是在扯淡。

  證據鍊都完整了,你還說沒有直接證據?

  你說的直接證據隻是你以為的直接證據而已。

  而不是事實上的沒有直接證據。

  對于萬向東的發言,蘇白當即開口反駁:

  “審判長,對于被告方委托律師的陳述,我方并不認同。”

  “首先被告方委托律師在本次庭審上明顯的規避了相關的情況。”

  “黃雪梅将化學物品隐藏在校園内,單從這一件事情上來看的确證明不了什麼。”

  “可是實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