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第4頁)

  這也是這場法庭陳述最關鍵的一點。

  當然,這場法庭陳述也有着影響審判長傾向性的一個想法。

  理清思路。

  蘇白緩緩開口:“審判長,我方的法庭陳述如下。”

  “在本案當中,我方承認我方當事人的犯罪罪行。”

  “也承認我方有過意圖謀殺其他人的想法,這些都是客觀的事實,我方并不否認。”

  “不過.…”

  “在這裡我方還是想要陳述一下我方當事人的主觀情況。”

  蘇白将印有張寇口供的材料放在了桌面上繼續開口:

  “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自古有一句話,叫做殺父之仇,不共戴天。”

  “我陳述這一個觀點,并不是為了表明殺人是對的。”

  “而是來形容,至親被殺,子孫們所擁有的恨意,這一點是無限大的。”

  “在本案當中,張寇為什麼要殺人?他殺人的動機和原因,究竟從而何來?”

  “最大的原因就是,張寇在當初看到受害人一行人為了搶奪地皮,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母親被幾名壯漢打死。”

  “并且是極具侮辱性的打死。”

  “作為一名兒子,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母親遭到一群人的侮辱,并且眼睜睜的看着自己的母親被打死。”

  “卻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或者說在這個過程當中沒有任何的對于自己母親的實際性幫助。”

  “張寇的心理路程會是什麼樣子的?”

  “唯一的親人被害,張寇心裡面肯定是充滿了仇恨的。”

  “畢竟.…親眼看着自己的母親被打死。”

  “這一點在張寇的心裡埋下了深深的印象,也算是一種非常大的執念。”

  “在這種執念之下.…張寇無奈之下才會選擇,自己複仇的情況。”

  “可能到這裡,大家會問當初法律沒有給張寇和張寇的母親一個公道嘛。”

  “這一點,經過我的調查,得知的情況是張寇的母親在被打死之後,犯罪嫌疑人,并沒有受到法律的嚴懲。”

  “所以.…”

  “這也是張寇選擇自己複仇的原因之一。”

  “畢竟.…如果有方法,如果能夠得到法律的幫助。”

  “誰願意铤而走險,讓自己身陷于觸犯法律的責任當中呢?”

  “換句話說,如果法律嚴懲傷害了張寇母親的兇手,還會有今天作為犯罪嫌疑人的張寇嘛?”

  “這一點是值得深思的。”

  “基于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