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迎春死了。
坊間都說,她會死,是因為孫紹祖原想娶的不是她,又兼平庸木讷,不讨丈夫喜歡,若是換成美貌多才的黛玉,圓滑世故的寶钗,或是精明能幹的探春,肯定會有不一樣的結局。
可我知道,凡是賈府出來的,換誰都得死。
賈府對待她的态度,讓人心寒。
我心懷愧疚,決心給她報這個仇。
1
我是登記在冊的官媒婆,姓朱,人們都叫我朱嫂子。
我這個職業,專為豪門貴族的婚姻牽線搭橋。
若問豪門主母都要什麼樣兒的?
我這個官媒婆最有發言權:一要有益仕途,二要嫁資豐厚,三能執掌中饋,三四要容貌端莊,重要性依次遞減。
這不,我剛受孫大人所托,往賈府求親,求娶賈府的三小姐探春。
我先找賈府内當家,琏二奶奶王熙鳳,結果隻出來一個小丫頭回我:
「朱嫂子,你來得不巧,奶奶才歇中覺。」
我心知這是不想見,賈府是國公府,又出了一位貴妃,聽說這位貴妃親妹生得美貌聰慧,精明能幹,人送外号「玫瑰花」,所謂「擡頭嫁女」,定然是想高嫁,孫家的門楣确實低了些。
要不是孫家給的銀子實在太多,我都不想來。
此路不通,我轉頭去找王夫人,畢竟她是嫡母,又是心慈面軟的人,比那位「鳳辣子」好說話。
王夫人的住處素雅莊重,一色半新不舊的裝飾,果然是個吃齋念佛的人,想來不像王熙鳳似的「一雙富貴眼」。
我請了安,頗有職業操守地介紹了提親的孫大人。
「這位孫紹祖是貴府的世交子侄,生得相貌魁梧,體格健壯,弓馬娴熟,應酬權變,家中頗富。」
王夫人眼皮都沒擡:「沒聽說京裡有什麼孫家。」
我第一句就特别強調是世交,硬裝不知道,這态度明顯是不感興趣,可我拿人錢财,也得硬着頭皮上。
我堆起職業笑容,繼續誇誇:「孫家世居大同,本是世襲之家,現任指揮之職,家資富饒,現一人在京,嫁過去就是當家主母。」
女人家,哪個不是十年媳婦熬成婆,嫁過去就能當家做主,又有錢,還不用站規矩伺候,可是一項大大的優勢。
聽說三小姐探春雖沒托生在她肚裡,但平時也是極疼愛的,為女兒着想,低嫁也有低嫁的優勢,畢竟「高嫁如吞針」。
她自己也是從孫媳婦、兒媳婦過來的,賈母嫌她木頭似的人,又有千嬌萬寵的小姑子賈敏比着,後來甚至被侄女王熙鳳比了下去,自然知道一個人能當家做主的好處有多大。
「似乎聽老爺提過一句,有三十了吧?年紀也不相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