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沒等其他人開口,赢繁就先提出異議。
他是不支持改革的,一旦有了第一步的改革,三省六部也馬上就會被提上日程,到時候李斯的位置必然受到波及。
他與李斯是一夥的,自然不願意看到李斯權柄下移!
“既然想要改革,那就要一步到位,将年紀調整到一個合适的位置!至于頂替,可以在下屬中尋找合适的人選,我大秦人才濟濟,會找不出頂替的人選嗎?”
小正太朝赢繁翻了個白眼。
這個哥哥就沒有扶蘇那麼實在,滿腦子想的都是皇位,根本不會從百姓的切身利益出發!
“飛羽說的倒是輕松,下面的人頂替了空缺,可他們的空缺又該怎麼辦呢?大秦人才濟濟,可一下子也沒辦法找到那麼多人才!”
“這個簡單,隻要開設科舉即可!”
小正太從椅子上跳了下來,一字一頓的說道。
“開設科舉?”
在場衆人為之一愣。
大家都沒聽說過這個詞,這個所謂的科舉,與選拔官員有什麼關系?
“沒錯,科舉的本身就是為朝廷選拔人才!”
小正太點點頭。
“這個科舉選拔,比現在的推薦制度要好?”
嬴政詢問。
在這之前,官員幾乎都是家族推薦,所以能夠生在一個大家族裡,那麼隻要不是太過纨绔,就有很大的幾率做官!
“那是當然,現在做官除了看家世以外,最看重的就是口才,誰的口才好,巧言令色,能言善辯,誰的官位就做的大,但其實民間也有不少人才,他們不善言辭,但卻有真才實學,科舉就是為了挖掘這一部分人才!”
第341章
秦朝雖然不是特别看重家世,但一定看重口才。
隻要口才好,在秦朝就能得到重用。
從前的張儀就是很好的例子!
靠着一張巧嘴,在秦朝當上了國相,又憑借着這張嘴,打破了六國的合縱之術!
“嗯,你小子說的有道理!”
嬴政贊同的點頭。
“權貴當道,選拔人才之時他們必定會幹預,盡量選擇自己的門客,至于那些有真才實學的人,很有可能就會被埋沒,科舉制度就是為了給所有人一個公平公正的環境!”
“小公子說的好,其實平民百姓當中也有不少有才學之人!”
蒙毅連連點頭,對小正太的話十分贊同。
“兒臣建議将科舉考試分為兩種,一種是文科,另外一種是武科!”
“文科考的自然就是學識、策論和治國之道!而武科考的就是功夫與兵法,為大秦招攬更多的武将!”
“科考每三年一次,文武人才都有,我大秦還愁沒有人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