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考每三年一次,文武人才都有,我大秦還愁沒有人才嗎?”
小正太将科舉制度簡單的講解了一番,引的王贲等人連連點頭。
“小公子說的很有道理,飛鷹隊在鹹陽百姓中選拔出不少人才,在收服嶺南中表現的英勇異常,不亞于大秦将士,臣很贊成小公子這個方法!”
王贲聽後眼前一亮,拱手上奏。
“紙張已經在全大秦普及,以後條件允許了還可以在各郡縣開設免費的學堂,讓更多的寒門子弟讀書識字,到時候大秦可用的人才就更多了!”
普及知識不是一日兩日就能完成的,這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一點點來完成。
小正太相信,隻要開始改變,收獲成果隻是時間的問題!
“嗯,飛羽考慮的很全面!”
嬴政思慮再三,贊同的點點頭。
“兒臣建議在各郡縣發布公文,讓那些有真才實學的百姓有所準備,先在各地方舉行鄉試,挑選出一些出類拔萃的人才,随後将他們聚集到一起,來到鹹陽參加科舉!”
既然要科舉,肯定不能上來就考。
必須得在那些自視有文化的人裡邊,挑一些真正有墨水的前來參加考試,這樣才能選拔出優質的人才!
也就類似于唐代之後的那些鄉試、會試和殿試!
經過這一系列的選拔,人才不拿到手軟才怪!
“嗯,你小子這個主意不錯,不僅公平公正,還會給官員增加太多的負擔......!”
嬴政欣喜的點點頭,不過片刻過後,嬴政又泛起愁,繼續說道:“即便用了你說的這些方法,官員若是想要在裡面塞進自己的門客,也還是有各種方法的!”
這些個官員一個個雞賊着呢,到時候四下遊說一番,還不是想要誰做官誰就做官?
那些沒有關系的,一樣也會被刷掉!
“這個就更簡單了,可以采用封彌制度!”
小正太淡然一笑,神色輕松,完全沒有一絲犯愁的意思。
“封彌?”
衆人又陷入了不解之中。
連嬴政也是滿腦子的問号。
也不知這小子腦子到底是什麼做的,滿腦子的新奇東西!
第342章
“沒錯,所謂封彌,就是将所有參加考試之人的籍貫、姓名等重要信息,用特殊的方法封起來,即便是審閱的考官也不能看!”
“這樣做就能達到不徇私舞弊,考官也能從正面判斷考生有沒有真才實學!”
小正太笑着解釋。
“父皇,兒臣認為皇弟的這個方法不錯,确實可以為朝廷選拔不少人才!”
公子扶蘇流露出一個敬佩的眼神。
“嗯,臣也認為這個辦法極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