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2頁)

拿着這份沉甸甸的調解協議書,我心裡百感交集。雖然損失了四十萬,但至少拿回了一部分救命錢,未來的基本生活也有了保障。更重要的是,我用法律武器捍衛了自己的尊嚴。

至于侄子王斌和張蘭,因為他們在調解和訴訟過程中的自私和推诿,尤其是在法庭上作僞證(雖然沒成功),在親戚鄰裡間的名聲算是徹底臭了。聽說他們現在走到哪兒都被人指指點點,日子過得也不舒坦。這也算是他們應得的報應吧。

有時候,看着侄孫放學回來,活蹦亂跳的,我也會想湊過去說說話。可孩子跟我隔着輩分,又不像自家孫子那麼親近,總是怯生生地躲到他爸媽身後。張蘭就會笑着打圓場,“這孩子,認生。”那笑容裡,我總覺得有點兒别的意思。

「(這」回兒子家?不可能了。那扇門,我永遠不會再踏進去。

回侄子家?更不可能。

我拿着追回來的三十萬,加上未來每月固定的贍養費,心裡有了底氣。我沒有選擇依靠任何人。在李律師和陳阿姨的熱心幫助下,我聯系了一家口碑和條件都還不錯的養老院。

錢回來了,雖然不是全部,但足夠我買個清靜。至于親情?呵呵,經過這一遭,我算是看透了,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兜裡的錢和手裡的協議踏實。

搬進養老院的那天,陽光明媚。

養老院環境幹淨整潔,房間不大但很溫馨,窗外就是一片小花園。這裡有很多同齡的老人,大家一起吃飯、聊天、活動,日子過得平靜而規律。

雖然每個月的花費不算低,但我用自己追回來的錢和兒子按月支付的贍養費來承擔,花得心安理得,睡得踏實安穩。

兒子王磊偶爾會來看我。可能是迫于調解協議的壓力,也可能是内心深處真的有那麼一絲愧疚吧。但我對他,已經心如止水。見面了,客客氣氣地應酬幾句,問問孫子的情況,再無多餘的話。他坐一會兒,顯得很不自在,也就走了。

至于劉娟,從那以後,再也沒有出現在我面前。我也不想再見到她。

我現在的生活很平靜。每天早上起來,跟着大家一起打打太極拳,白天和幾個老姐妹下下棋,聊聊天,或者看看書,讀讀報。晚上睡得很安穩。

我不再是那個處處小心翼翼、依賴别人、任人宰割的老太太了。我為自己争取到了晚年的尊嚴和安甯。雖然這個過程充滿了痛苦和淚水,代價慘重,但我終于活明白了。

有人背後議論,說我心狠,連自己的親生兒子都不認了,鬧得這麼難看。

我聽了,隻是淡淡一笑。

當初他們把我像垃圾一樣扔在寒風裡的時候,誰又曾心疼過我一分一毫?

這世上啊,心軟是病,得治。我現在病好了,活得挺硬朗。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