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下隻有兩條路,要麼考中狀元、榜眼或者探花,如果考不中,那就得接着考庶吉士,名額都很少,他必須日夜苦讀才行。
我很喜歡這種日子,隻除了一點,金玉倩居然搬到了我們隔壁。
她還是如願嫁了一個舉人,不過是填房,那人年紀有點大,兒子都十二歲了,也是去年中的舉人。
見的官兒多了,我才知道,趙青竹比我想的還厲害,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很少有人能在成婚生子前就中舉,所以就有很多女子争搶他們。
尤其是富商,能借此改變門楣,
曾經,
趙青竹是金玉倩最好的選擇。
我評價不了她現在選的路值不值得,
但她似乎還沒有釋懷,
總是當着我跟趙青竹這兩個窮人的面炫耀她的富有。
狀元樓的美食,錦繡坊的華服,
這些我們買不起的好東西,白天不送,
隻挑我們散步的時候送,
還要親自出門捧着站好久,
仿佛滿眼都在問:「趙青竹,不選我你後悔了嗎?」
17
不過還好,我沒讓她得意太久。
前三名太難考,
趙青竹沒有中,
他中的是二甲十七名,
隻能接着準備考庶吉士。
庶吉士出結果那日,
我的賞賜也到了,
第一批種子有了初步成果,為了吸引更多的人才種田,陛下大張旗鼓地下旨獎勵我。一時間,人人都知道了趙青竹把我寫進考卷的故事。
我是個小心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