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輩子叛逆的秦王嬴政!
“陛下,可能想要推行儒道。”
馮去疾看着衆人說道。
我特麼?
你說啥?
聽到馮去疾的話,衆人全都一陣駭然。
這一個消息的意外性,簡直比剛才這個陛下不修阿房宮更為勁爆!
“儒……儒道?”
“陛下要推行儒道?”
“不會吧?當年淳于越和老丞相王绾他們聯名上奏想要讓陛下實行儒道裡面的分封,陛下都大怒,如今,又怎麼可能想要推行儒道呢?”
“難道,是為了大公子?”
大公子扶蘇?
聽到這人的話,所有人又是臉色一變。
繼而,陷入了一陣短暫又詭異的沉寂。
陛下,果真是走到了這一步了嗎?
一生要強的父親,到最後,終于還是為了兒子低頭了?
不過,他們這些權貴們的沉寂,可不是出于感動,政治鬥争和政治利益的事情,隻有心動,哪有感動?
“哎呀,儒道是什麼東西?山東六國不少人都在吹噓儒道,可最後不還是被我們大秦所征服了?”
“是也!儒道,就是放屁!哪有真刀真槍實在可用?”
“陛下愛子心切,那也要考慮大秦的江山啊!”
“我等老秦,在商君變法之後,幫助朝廷,輔佐曆代秦君,才為大秦創立了如此不世的江山,要是推行儒道,那豈不是本末倒置?”
“不可,這絕對不可!”
“我等,都是老秦人,豈能坐視如此的事情發生?”
衆人一陣發聲,紛紛表示反對。
不過這也正常,因為利益使然,必然如此。
所謂儒道和法家,對他們來說,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到底是哪一個流派已經被當做國策确立了?
國策的确立,帶來的是一系列的運作流程,其核心的,隻有兩點。
那就是确立了什麼樣的價值觀,以及,這個價值觀,帶給你的分配利益是多少。
這才是最核心的問題!
比如商鞅變法,吳起變法,李悝變法,所有所有的變法,為什麼老舊權貴那麼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