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第9頁)

所以資本在政治面前屁都不是,永遠都是被拿捏的弟中弟。

第230章

好事,都是好事!

而對于李斯來說,今天的他就是一個唱黑臉的人,這是嬴政的政治需要,也是自己的政治需要。

更何況嬴政又哪裡舍得讓這樣一個非常有價值的角色,真的遭受什麼,或者離開自己的朝堂呢?

因此李斯是絕對安全的,不管那個權貴當時有沒有答應他,立什麼軍令狀,李斯最後都絕對是安全的,因為最高解釋權和最高決策權都在嬴政這邊,自己站在嬴政這邊,那麼最高決策權和最高解釋權也是站在自己這邊。

所以他李斯這麼做,又何樂而不為呢?

就得做!

至于蒙毅,完全就是最後出來打個醬油或和稀泥的,而且還能留下好印象,帶來好感,那當然是更願意的!

你以為蒙家在大秦,那是能随随便便紮根,随随便便壯大的嗎?

那當然不能!

不過猛一聰明了一輩子,最後沒想到也被自己聰明給坑了,或者說他是被嬴政給坑了。

就因為嬴政讓自己審理趙高的事情,蒙毅想着,陛下,這是在考驗我的忠誠度和立場?

那好,我依律判處趙高死刑,陛下如果同意,那說明我做對了。

陛下如果不同意,轉而赦免了趙高,那是陛下對趙高額外開恩,是陛下落下恩情了,那說明我也做對了,因為我幫着給陛下法外施恩的機會了。

結果沒想到啊,麻麻地,趙高這個家夥完全不講武德。

他根本不懂政治上那一套帝王心術,直接被一波吓怕了,反而從此開始謀劃起了極端的陰謀。

可以說,最後趙高之所以能給大秦帶來那麼大的禍害,嬴政能沒有責任嗎?

一輩子玩帝王心術,最後反而被自己的操作給坑了,玩了一輩子鷹,最後死後被啄了眼睛。

所以,有句話也比較适合他。

出來混,早晚都是要還的。

不過,那是原本曆史上的以後了,而不是現在。

現在的嬴政,這一筆又操作赢了。

他知道老秦權貴們對于全國一下子實行新的儒道是不可能接受的,或者不可能那麼輕易接受的。

既然這樣,那一開始的出發點就定在不完全實行儒道上。

以這個出發點為基礎,讓李斯拼命的往前沖,而自己這個皇帝卻拼命的挽回,最後有人來打圓場當裁判,讓結局落在原本計劃的基礎出發點上。

一切都那麼完美……

背負罵名的是李斯,而被群臣感激的卻是自己這個皇帝。

豈不美哉?

“今日新的儒道得以在朝堂之上通過,也要抓緊将其推行。”

嬴政看着兩人又繼續說道,“關東到底選擇多少地方,又選擇哪裡作為推行新的儒道的地方,你們可有什麼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