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看着兩人又繼續說道,“關東到底選擇多少地方,又選擇哪裡作為推行新的儒道的地方,你們可有什麼想法?”
“回禀陛下。”
李斯躬身回道,“以微臣拙見,想要推行新的編法的地方,絕對不能太少,而且要有相當的代表性,而且實行起來不能有太大的阻力。因此,最合适的地方,應當是原來六國範圍之内,勢力最為薄弱的地方。”
“嗯,确實有道理。”
嬴政聽了緩緩點頭,又看向蒙毅,“蒙卿,你有什麼想法?”
“回禀陛下,微臣的想法和李相的想法,不謀而合。”
蒙毅回道,“微臣也認為,應當在,穎川郡,砀郡,河内郡,三川郡,以及泗水郡這些地方施行。”
“微臣,也認為差不多……”
李斯聽了,也是附和着點頭。
嬴政聽了,微微點頭。
這幾個地方的确合适,他合适就合适在于這些地方是原來韓國魏國的地盤以及楚國和這兩國的交界之地。
這些地方是最為羸弱的,因為之前也是被秦國一統六國期間摧毀和同化的最嚴重的。
當然除了泗水郡。
在這些地方推行新的變法,所受到的阻力絕對不會很大,因為它本身就是邊界之地,任何六國複國的勢力都不會在這裡集中盤踞。
而且還因為是關外,對老秦權貴們的影響,沒那麼大。
而且這些地方距離三川郡都不遠,三川郡也在其中。
三川郡可以說是大秦東方的天下之中,不管是洛邑還是荥陽,都在三川郡的治所管轄之内。
所以其他任何地方隻要出了事情,那麼從這三川郡馬上就可以調兵遣将或者調集糧草,及時化解任何危機。
當然,前提是朝廷得同意,或者朝廷給予地方這個權利。
否則的話就會像大澤鄉起義一樣,他那邊起義和擴充搞得如火如荼的結果地方,沒有直接調兵遣将進行撲滅的權利,還得一次次的去鹹陽城請示胡亥,結果胡亥還聽信了叔孫通的忽悠并不受理,那就隻能坐看賊勢壯大,然後地方秦人,坐等滅亡。
“那好。”
嬴政說道,“就以三川郡為中,推行新的變法。朕記得這三川郡的郡守是李斯你的兒子吧?”
說着嬴政看向李斯。
“回禀陛下,正是犬子李由。”
李斯聽了趕緊說道。
他豈能不知道?
他太知道了,所以連剛才山川郡這個地方他都沒有直接說出來,而是隻是大緻說出一定的範圍,讓蒙毅把三川郡給說了出來。
這樣做也是為了避嫌……
畢竟變法變法,朝廷推行變法是為了什麼,為了取得更大的成果。
那麼幫助朝廷把變法完成的人,不都是功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