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第6頁)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凝眉問道,“難道,包括這篡權奪位都是?”

“那個,也可以說是篡權奪位,也可以說不是。”

趙龍笑着說道,“第一,不管怎麼說,他是禅讓的,是有這麼一個流程程序的。”

“禅讓啊?”

嬴政聽了,歎息一笑,“能在漢朝這麼多年之後,還能一口氣禅讓,這劉氏的宗親,不要也罷。”

“劉氏的宗親?王莽一開始許諾的好處很大啊,所以王莽搞禅讓的時候,幾乎沒人反對。”

趙龍笑着說道,“更何況經過推恩令之後,劉氏的諸侯裡,沒有一個能直接有實力抗衡了。當然,因為他們本身也是從諸侯退化成了地方的豪族了,王莽許諾了好處,地方的官,照常做,豪族,照樣當,他們又當不了皇帝,那幹嘛要冒險呢?

所以,王莽繼位之初,好幾年的時間,天下都是安定的,包括劉秀,那時候,還是王莽的一個小迷弟呢,直接到王莽下面的太學裡當太學生,還想着求一官半職的。”

“呵,竟然是這樣……”

嬴政聽了,冷冷一笑,搖了搖頭。

第360章

王莽的改革,從一開始就注定失敗!

“其實王莽一開始的基本盤是非常好的,畢竟都是占了天時地利人和上台的了,如果他能慢慢搞,或者,不搞,那至少不會滅亡的那麼快。”

趙龍說道,“但,誰讓他是王莽呢?話說回來,其實,他的滅亡,也算是從一開始就注定的了。”

“哦?”

聽到趙龍這一番話,嬴政心裡一動,忙問道,“不知,先生有何見解?”

“王莽的失敗,确實是因為他太着急了,但是很大的程度上是因為他不得不着急。”

趙龍說道,“首先他上台的手段和機緣,以及上台的成功,那都是依賴于前面兩個皇帝搞得太差了,廣大民衆當時的處境已經是水深火熱了,他是作為一個能把這個環境更改了的救世主來降臨,所以才能夠最後一步一步的通過禅讓取代登基的。”

說着,趙龍繼續說道,“所以他登記的基礎有兩點,第一就是儒道那些救人救世的理念,第二,就是百姓希望他能救他們。”

“嗯,這倒是……”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緩緩點頭,呵呵一笑說道,“這個就叫做身份合适,人心所向吧?”

“對,差不多是這個意思。”

趙龍點頭說道,“正是因為這兩點,讓他能夠上台,但,他上台之後,如果不推行儒道救國,那麼他儒家大儒的身份還有作為救世主的期待,身份就不能體現,所以他不得不做,否則的話他怎麼上去的,就怎麼可能下去!你說是吧?”

“嗯,這個确實。”

嬴政聽了,緩緩點頭,“越是重要的位置上就越不能出現沒有作用沒有作為的人,更何況,他上台的手段和時機還這麼特殊,那就更需要他自己真正的有所能,更要有所為。”

“嘿,老趙說的一點都沒錯。”

趙龍笑了一聲,繼續說道,“不過,他迫于壓力不得不做的事情,那危險程度和敏感程度都是非常的高的。,因為他上台雖然是儒家和廣大的勞苦,百姓推動的,但是最終卻也是和那些權貴們朝廷上下來自于地方所有的貴族們妥協的結果。

畢竟,儒家隻有影響力,沒有控制力,老百姓隻有輿論壓力,沒有權利啊!

那權利在誰手裡權利都在大大小小的貴族手裡,更在當朝的那些大的權貴和地方豪族手裡。

這要是别的也就罷了,但是王莽改革的恰恰是要動這些人的利益,你說他們能願意嗎?”

“靠着這些人的妥協和允許才能上台,那上台之後就着急把這些人的利益給瓜分了,那是大忌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