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卻沒想到,竟然能大膽和惡毒到如此的地步!
“宦官,之所以能夠這麼猖狂,以原本是奴仆的身份,能公然的參與甚至決定,乃至于改變朝廷的大事和格局,說到底,也是皇帝的原因,是皇權的原因。”
趙龍繼續說道,“宦官沒有一開始就能幹政的,之所以他們能夠幹政,那是因為皇權需要他們幹政,從古至今,不是,從上古到明清,基本上都是這樣。”
“需要?”
嬴政聽了趙龍的話以後,當即說道,“先生的意思是,宦官幹政,是帝王之需,都是為了對付百官?”
“那當然了。”
趙龍說道,“百官的權力,看似是皇帝封賞的,但實際上,是源于他們的貴族地位,社會地位,是必然的。”
說着,趙龍繼續說道,“可是宦官不同啊,這宦官,你甭管前面後面是不是完全的太監,但他從一開始,就是很徹底的君王的奴仆,他們有什麼家庭地位,社會地位嗎?并沒有!他們唯一的背景,就是皇帝的貼身奴仆,所以,宦官專權,永永遠遠都是皇帝,或者說前一代皇帝點頭應允的事,然後,宦官才有資格參政議政,甚至是決定行政,并且,總在後面會反噬皇權,甚至于左右皇帝的生死和選人。這樣的事情,東漢發生了,唐朝發生了,明朝也發生了。秦朝嘛,也算也不算,畢竟他生成的條件特殊,是單個事件,而不是形成了制度和氣候。所以,說起來,是東漢給後期打了個樣,乃至于禍害千年,可以說,幾乎都是每次漢人長時間大一統的時候,都會發生宦官亂政的事情,這都成規律了!”
“宦官亂政,禍害千年……”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忍不住感慨言道,“後世的皇帝們,竟然也會一次次的重蹈覆轍,呵,這可真的是可悲可歎啊……”
“哎,沒啥可悲可歎的,事在人為。”
趙龍聽了笑着說道,“這都是權力鬥争的結果,而且,也不是咱們自我貶低,宦官亂政這事情,就是我說的那樣,唯有漢人大一統,而且年代比較長久的,那才會發生,其他的時候,那頂多是小打小鬧的。”
“哦?”
聽到趙龍的話,嬴政不禁一愣,“是麼?唯有漢人政權,方會如此?這,且是為何?”
第555章
大一統政權,容易養太監!
“嘿,其實這也是有特殊原因的。”
趙龍笑着說道,“是因為隻有中原漢人政權,而且是大一統的集權制政權,他們的矛盾,才更可能的會集中在朝堂裡。其他的時候,你想要有足夠的時間和精力來在朝堂上進行權力鬥争,還能讓貼身宦官形成鬥争的工具,那都是沒多少機會的。”
沒錯,隻有大一統的中原王朝,他們的主要矛盾,才更可能集中在内部,而不是外部。
其他的時候,都是有相當的強敵的,或者生死對手,讓他們不得不留足夠的精力來對抗外敵。
畢竟人是需要個敵人的,團體之所以存在,那必然有存在的理由,而共同的敵人,自然是最好的團隊存在的助力。
而且更多的時候,非大一統的王朝,有很多大大小小的政權,政權和政權之間,本身就有着不得不你死我活的社會關系。
但是,如果是大一統的王朝就不一樣了,不管是哪個大一統的中原漢族政權,首先,絕對會想盡辦法,讓北方草原的強敵,沒那麼有威脅。
不管是漢朝還是唐朝還是明朝,都是如此。
而等到外部的威脅幾近沒了之後,内鬥,自然就開始了。
而且,還是得有非常豐富的宦官系統經驗的人,才會這麼做。
而宦官這一套,漢人政權最為熟悉。
其他的,大一統的,比如元朝和清朝,那就沒有宦官之禍。
因為元朝的太監,民族成分和來曆錯綜複雜,左邊可能是來自于波斯,右邊可能是來自于印度,再加上貴族勢力鬥争過于混亂,皇帝大多短命,壓根沒有機會養成宦官勢力。
而清朝的太監是漢人,借鑒于明朝宦官亡國的經驗,再加上本身是少數民族專權,對漢族有天然的敵對性和提防性,導緻漢人太監們也幾乎沒有沾染權力,形成系統的機會。
故而,隻有東漢和唐朝,和明朝這三個大一統的漢人政權,才會出現宦官之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