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龍笑着說道,“這個地方,得具有什麼特點,你想想?”
嗯?
具有什麼特點?
聽到趙龍的話之後,嬴政稍稍一愣,繼而一笑,“易攻難守,且,最好是六國的人,在其中勢力都不長久的。”
“對了,正是這樣!”
趙龍說道,“他交通得好,軍隊容易進得去,同時,最好還不是六國故土。當然,要是原本就有點規模,那就更好了。”
“如先生所言,除卻六國之外……”
嬴政聽了,當即言道,“唯有魯國,宋國,衛國,這三國的地方,當算是合适的。且,這三個國家的地方,都是易攻難守的。”
沒錯,宋國,魯國,還有衛國,這三個地方,是戰國時期,還曾經僅存過的國度。
而且,這三個國家,祖上都曾經闊過。
宋國,人家那是周初唯一的公國,而且是真正的公國。
畢竟,他們是商朝之後,甚至,在西周初年的時候,都是可以用天子的禮儀,來進行祭祀的。
這個特殊性,是絕無僅有的。
所以當時宋襄公在諸侯會盟的時候嗷嗷叫,不是因為蠢,而也算是出于對本身家世地位的炫耀。
而至于衛國,在周初的時候,衛國是繼承了殷商故地。
沒錯,如果說宋國是繼承了殷商的衣缽,那衛國是繼承了殷商的體魄,他占據的地方,是當時最為繁華富庶的殷商故都。
在剛剛分縫的時候,衛國那是東方最強的諸侯,沒有之一!
更是勝過了齊國,晉國這些。
當然,好的出身,耐不住作死,衛國這個諸侯國,在春秋的時候就已經是三流小國,在戰國的時候,更是苟延殘喘的當起了附庸的附庸。
在最該發力的時候,衛國瘋狂的内亂,導緻最優越的國力,都浪費在内耗上了。
當然,秦朝的時候,衛國,還是存在着的。
沒錯,哪怕秦朝是大一統,但是衛國卻仍然存在,這個特殊性,放在整個戰國七雄上,都幾乎絕無僅有!
當然,促成這個結果的,有人說是因為商鞅。
商鞅是衛國人,原名衛鞅,因為商鞅對秦國貢獻太大,所以,秦國為了感念商鞅,而留下了衛國。
其實,這個說法是沒多少能站得住腳的。
還有人說,秦國的為了給其他諸侯當樣闆,來樹立衛國這個典型,當招牌的。
但這個也沒多少可信度,因為六國都滅完了,也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跟衛國命運類似。
甚至嬴政在的時候,衛國都一直存在着呢,而那時候,六國都被滅十年了。
而最有可能的結果,是因為另外一個人。
他就是呂不韋!
呂不韋,也是衛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