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不韋,也是衛國人。
衛國這個地方,别看衰弱的早,但卻一直能出現猛人。
尤其是商鞅和呂不韋,這兩個對秦國意義非凡的人,竟然都是小小的衛國的人。
當然,國家小了,身份背景就沒那麼複雜,秦國用起來,也更容易。
否則,哪怕是李斯,對大秦如此的重要,在他死的時候,被冠上的罪名,還是串通楚賊呢。
沒辦法,誰讓你是楚國人出身呢?
衛國就簡單了,你國家那麼小,早就不成樣子了,你還能掀起多大的風浪?
而促成這一結果的,自然是呂不韋了。
第649章
魯國?儒道?
呂不韋衛國出身,在關鍵的時候,保全了自己的原始祖國,那衛國的人,簡直要把他奉為祖宗一樣供奉。
呂不韋,這才是真正的光宗耀祖,榮歸故裡。
當然還有另一個非常關鍵的問題就是,衛國早就不是國了。
他算不上國了!
在戰國時期,尤其是戰國末期,隻要是個國,什麼人都稱王了。
比如,宋國都敢稱王了。
而衛國,不但沒有稱王,反而,還從公爵,降到了君。
沒錯,公侯伯子男,君,還在公侯之下。
比如戰國四大君,其實君在戰國,算是個臣子的身份。
而衛國的國君,就被魏國強行降到了君爵。
君,不是公侯,連國家都算不上。
而且,衛國最後就隻剩下濮陽這一座城了。
因此……
衛國這地方,算不上國家。
一個算不上國家的地方,還投靠了秦國,而且主政的秦國相國呂不韋還是衛國人。
在這一連串的條件加持之下,衛國,就活得了保全。
不過,就算是如此,那也是變更了地方,把自己已經經營了好幾百年的地方,讓了出來,給了秦國當郡守府,自己,遷徙到了野王這個地方,重新築城。
所以,他才保全了。
在強國和強敵的面前,不是你想要保全才能保全的,而是你對強國來說,塞牙縫都嫌累的時候,你才可能有被保下來的必要。
不管如何,衛國也算是比其他國家稍微幸運了那麼十幾年,好死不如賴活着嘛。
不過這情況也是到了秦二世胡亥的時候,就也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