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第4頁)

但如果真的讓六國的人全都團結起來一起抗秦,,而大秦的所面臨的壓力就是全方面的,這也是嬴政非常不希望看到的。

現在,這幫人鬧這麼一出,說起來還是因為這項伯的發揮神勇,簡直是天降猛豬!

“這項伯,是真的找對了人了。”

嬴政一笑又繼續說道,“這個人私心過盛,比起項梁來他果然更會為了一己之私而做出一些過于急躁的損人利益的事,乃至于不顧後果,這都是先生你的功勞呀!”

沒錯,如果這領頭的人不是項伯,而是項梁的話也說不定他就不會這麼做了。

雖然說項梁也是有私心的,但是他的私心比起來項伯來說還是比較有限的,他大事不糊塗!

換句話說,項梁的大局觀是項伯所不可能擁有的,項梁可以為了大事情而委曲求全,或者做出不少的犧牲,他在原本的曆史上,為了讓六國來分擔秦軍的壓力,就到處給人馬,讓他們各自借到兵馬,回到原地去起兵鬧騰,隻要他們鬧騰了,不管新聚集多少兵馬,那都會吸引大秦的火力。

趙國和魏國,那就是典型的炮灰角色!

這,就是項梁的大局觀,大戰略。

但是你要是把這件事情放在項伯的身上,項伯是不會這麼考慮的,他隻想着,這些兵馬給他們幹嘛,給我自己驅使不是更好?

所以一個合格的領導者他肯定得有着處處為大局着想的大局觀,能夠做到關鍵的全局布控和宏觀調控,他得取舍有當。

而一個私心過剩的人,他不管什麼時候都會在第一時間對所有人和所有事進行提防,寡恩薄情,或者隻知小禮而無大義。

而被提防被戒備的人,又被寡恩薄情這麼惡心着,又怎麼可能能夠完全的施展拳腳放手一搏呢?

我都被你這麼對待了,我還得替你賣命?

你以為我是虐為男主,就吃這一套嗎?

第728章

滅朝鮮不是什麼難事!

這在古代的曆次的農民起義之中這樣的例子都屢見不鮮,臨陣斬将的打亂軍心的事情也是經常有之。

當然,這幫人最終的結局也是紛紛自吞苦果,本來哪怕算是天胡開局,但架不住他們自己作死呀!

比如典型的李密,李唐皇室一統天下最大的恩人。

而對于嬴政他們來說,能夠看到項伯這樣非常不合格的領導者,來主持大局,那反而是最為合格的選擇對象了。

這樣的人,他能處處因為自己的利益而跟人起沖突,有矛盾,他簡直是不能再合格了!

這玩意兒那汪某人來了,都得對他産生由衷的羁絆心理!

“先生,之後,他們就要休整完畢,攻打箕子國了。”

嬴政又說道,“而等到箕子國被他們拿下了,我們,也就可以進行下一步了,朕來此,也想聽一聽先生的想法高見。”

嗯?

聽到嬴政的話之後,趙龍一笑,随即說道,“老趙啊,你是想讓我說說,感覺他們能不能夠順利拿得下這一片地方,還是說,等到他們拿下之後,我們到底該用什麼樣的方法和流程,來對付他們?”

“呵呵,這應該是都有的。”

嬴政聽了笑着說道,“不如先生都說一說。”

“這他們能不能順利拿下箕子國,我覺得,沒問題。”

聽到嬴政的話之後,趙龍随即說道,“雖說這後來的高句麗,是盤踞在了整個東北亞足足的六百年,讓整個隋朝和唐朝那麼強大的時候都還要飽受折磨,費盡力氣才把他們拿下,但是,這個和箕子國,那是完全兩碼事,箕子國,就一個特點,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