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第4頁)

當不久前發表了《第三帝國》一書的作者莫勒·萬·登·布魯克得悉起義消息後說:“要說希特勒的壞話,有許多可說。但,人們可這樣說:他是狂熱地為了德國……令希特勒毀滅的是他的無産階級的原始性。他不明白應如何給他的國家社會主義打下理智的基礎。他可說是狂熱的化身,一點兒也沒有調和的分寸或概念。”

人們談論希特勒時已開始使用過去時了。人們一般認為,他再不能被認為是德國的一股政治力量。他的骰子已經甩了出去,輸得精光了。“我國的曆史已走上歧途,”莫勒寫道,“在地球上,我們的一切都沒有成功。昨天沒有,今天也沒有。如果我們回憶一下,一代人以來,沒有一樣是成功的……我們的事業,從一出世就是死的……一切都好像有些不對之處。我們想加以糾正,卻發現一切都被粉碎……在帝國的身上懸挂着某種罪惡的符咒。”

然而,在慕尼黑,一道藐視當局的命令正在發給納粹:“民族革命的第一階段已告結束。它已按原設想淨化了‘空氣’。我們敬愛的元首阿道夫·希特勒再次為德國淌了血。通過希特勒的鮮血和賣國賊反對我慕尼黑諸同志的鋼鐵,我愛國之‘戰鬥同盟’不管前途是兇是吉,業已團結起來。民族革命的第二階段開始了。”

年輕時,希特勒受過兩次重大打擊:被維也納藝術學校拒之門外,以及母親的去世。後來,他又經曆了兩次重大危機:他中毒氣倒卧沙場到德國投降,以及在統帥府前蒙受災難。在蒙受最後的一次打擊後,隻有具有不平凡的意志的人才能東山再起,吸取自身所犯錯誤的教訓,重新踏上注定要走的道路。在過去幾個月裡,作為吹鼓手的希特勒,已讓位給作為元首的希特勒。

1在蘭茨貝格獄中

1923—1924

2希特勒的秘密著作

1925—1928

3家人去世

1928—1931

<

1“真像一場夢”

1931—1933.1.30

2“失足”

1933—1934.6

3二次革命——“所有革命

都吞噬自己的兒女”

1“帶着夢遊者的保證”

1936.3—1937.1

2“如此渺小的人蟲”

1937.2—1938.2

3回歸故裡

1938.2—

1“水晶之夜”

1938.11—193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