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第10頁)

  “兩次跳河自殺,和想要故意殺害李正義,根本是不成立的。”

  “趙思思是自己主動跳河的,并不是抱着要拉着李正義一起下水的情況。”

  “趙思思心情出現很大波動,一心想要自殺,很明顯是受到了刺激,這怪她嗎?她現在已經重度抑郁症了。”

  杜景林把趙思思抑郁的證明提交了上去。

  “這是趙思思的檢查結果,她的确已經抑郁了,所以她做出來什麼事情,都是有可能的。”

  “如果趙思思跳河的時候,是拉着李正義一起跳河的,那可以說趙思思是想故意殺害李正義的。”

  “但是...趙思思的那句話說的也沒有問題。”

  “她是自己要跳河的,她沒有要拉着李正義一起跳河,所以李正義的死關她什麼事情呢?”

  “在第一次救上來趙思思之後,李正義明顯已經體力不支。”

  “而趙思思選擇了第二次跳河。”

  “這個時候,李正義明明知道自己體力不支,卻仍然要選擇跳河,這說明是李正義對自己的能力判斷出現了問題,他把自己放在了危險的境地之下。”

  “結果李正義跳河之後,自己體力不支,導緻的溺亡。”

  “所以,這和趙思思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趙思思也不構成故意殺人罪,更不構成過失緻人死亡罪。”

  “李正義在自己已經沒有體力的情況下,自己主動跳河。說明他沒有預見自己跳河會帶來的危險性,他可以選擇不跳河的,救援方式有很多種辦法,并不一定是要選擇跳河。”

  “對李正義的犧牲,我很難過,也很無奈,因為犧牲了一個好的消防員。”

  “可是趙思思确确實實隻是一名受害者而已。”

  “一名受害者,你怎麼能指控她是故意殺人呢?”

  “審判長,我的陳述完畢。”

  杜景林說完了。

  顧晨接着開口:“為何不能是故意殺人?”

  “故意殺人罪,難道一定是趙思思要拿着刀去傷害李正義才算嗎?”

  “趙思思明明會遊泳,第一次跳河就做出來按壓李正義頭部的動作,一個正常多年遊泳的人,能夠預見這種動作會導緻什麼結局,很有可能會導緻兩個人一起溺亡。”

  “在第二次跳河的時候,趙思思仍然選擇按壓李正義的頭部,而且當時已經很明顯的可以看到,李正義已經沒有了體力。”

  “這個時候,趙思思是有體力的。”

  “熱心群衆給了棍子,隻要李正義能夠拉住這根棍子,就可以救上來李正義了!”

  “但是,趙思思推開了李正義!”

  “她知道李正義在的方向!”

  “如果說,第一次的時候,趙思思不知道李正義就在自己身後,是不小心推到的。”

  “那第二次,總該知道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