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2頁)

“正因為有了這些實實在在的努力和付出,才讓我們大秦如今擁有了足夠的實力與底氣,不再僅僅依賴戰争手段來解決紛争。”

說到這裡,顧绫雪話鋒一轉,目光深沉的看向在座的諸子百家發問道:“那麼,在座的其他各位賢士、學派代表們,你們除了在口頭上提倡各種理念與口号,反對這個反對那個之外,實際上又為國家的繁榮昌盛做了哪些具體的事情呢?”

随着顧绫雪激昂的話語落下之後,整個會場都陷入了一片深深的沉寂之中。

那是一種深沉而震耳欲聾的沉默!

諸子百家的學者們面面相觑,他們的眼神中都閃爍着複雜的情緒,有震驚、有疑惑、有反思、也有愧疚。

我們除了口頭提倡各種理念與口号外,反對這個反對那個之外,實際上又做了什麼?

儒家學者們原本溫和的目光此時變得十分凝重,他們或微微皺眉,或若有所思,一時間竟被說的啞口無言。

儒家代表孔鲋搖頭感慨,“我等雖主張仁愛治國,但若不能切實解決民生疾苦,又如何能體現仁政的本質呢?”

墨家長者低頭不語,顧绫雪的這番言論無疑像一把銳利的劍,直刺他們每個人的靈魂深處,讓大多數人的臉上都掠過了一絲不易察覺的羞愧,紛紛開始反省自己是否過于空談理想了……

以李植為代表的農家學者和以公乘陽慶為代表的醫家學者們,在聽到顧绫雪的肯定之後,臉上泛起了自豪而又謙遜的笑容。眼中也閃爍着堅定而明亮的光芒,每個人的内心深處都因得到認同而澎湃不已!

其他學派聽此也保持不了那一貫的超然淡定了。

所有人都在心中細細品味着顧绫雪剛剛說的那一番話,思索着自己以及所屬學派在天下蒼生福祉面前承擔的了怎樣的責任。

這份無聲的震撼,比任何喧嚣辯論都更為深入人心。

顧绫雪環視四周,微笑着問道:“諸位還有問題嗎?”

衆人面面相觑,無人再提問。

顧绫雪微微一笑,繼續說道:“在座的諸位皆是我華夏學術界的瑰寶,各位能夠在這特殊的時刻聚首一堂,就足以證明大家對于天下蒼生的福祉還是報以深切關懷的。”

“既然大家皆是心系天下的,那麼接下來還是希望諸位能夠切實付諸行動将各自的學說融入到大秦的實際建設中去。”

“我堅信,在各位的共同努力下,我們定能共創一個繁榮昌盛、萬世太平的偉大時代。”

皮膚黝黑、雙手布滿厚繭的農家領袖李植聽此立即起身,用着樸實而堅定的話語附和道:“顧校長所言極是!我等農家人深知每一粒糧食都關系到國家根基與百姓生計,我們必将積極投入到新學府的建設中,研制并傳授更為先進的農耕技術和經驗,确保大秦土地上的五谷豐登。”

緊接着,醫家的一位白發蒼蒼的老者,醫術高超的名醫公乘陽慶也附和道:“顧校長深明大義,我醫家亦當竭盡所能為天下蒼生服務,将世代積累的醫學智慧傾囊相授,讓學子們不僅學習理論知識,更能親身實踐救死扶傷之責。”

兵家代表王敖也當即起身,高聲說道:“顧校長所言甚善。我兵家雖以武事見長,也深知國泰民安之道在于文武并重。然戰伐非恒久之策,故平日教化于民間,普及武德,實為備戰之道。今大學之内,兵家亦當施其教,使學子知攻守之機、進退之宜,且明了治國先要安邦,安邦必先強兵,強兵而不忘仁義。”

顧绫雪滿臉贊賞之色,“甚好!諸位賢士之言論,足見皆心系天下,胸懷大志,實不愧為百家争鳴之翹楚!”

“既然大家都願意積極參與帝都大學之建設,如此我就不多說什麼了。”

“作為帝都大學之校長,為了更好的發揮各家所長,接下來我就簡單分配一下各學院的任務吧……”

顧绫雪環視四周,确保每一個人都在聚精會神地聆聽她的每一句話。

然後率先看向儒家所在的方位,微笑道:“儒家崇尚仁愛與禮教,可設立“禮樂教育學院”,傳授倫理道德及治國理政之道的課程體系,不僅要培養具有良好品行和責任感的人才,也要讓大秦官民都能知禮守法,傳播孝道、兄友弟恭、忠誠盡責以及誠信等良好品德。”

接着看向道家學子的方向,“道家主張順應自然,強調無為而治,可設立“天道自然學院”,研究生态農業、環境科學及養生保健等領域,使學子深入了解并踐行人與自然和諧共生之理念,同時也要參與朝廷水利建設的規劃指導。”

随後轉頭望向法家代表,“法家重視法治,提倡嚴明公正,可以建立“律令法政學院”,教授法律知識,培養具備法治思維與嚴謹治國能力的官員。”

“農家與農耕、水利息息相關,你們可設立“民生農耕學院”,傳播先進的農耕技術,保障糧食生産和百姓生活。同時要組織研究團隊,研究更加先進可行的農耕技術以及比農家肥、草木灰、綠肥、堆肥更加高效的肥料。”

“醫家則可設立“醫道傳承學院”,傳揚傳授醫療知識,提升全民健康水平。同時也可組織醫療隊下鄉巡診,改善各地的醫療衛生狀況。”

“兵家可設立“武備戰術學院”,教育學子軍事理論的同時,亦要注重培養他們的尚武精神和國防意識,确保朝廷始終能有強大的防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