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何以見得??”名家學者迫不及待地問道。
其他在座之人人也都露出了緊張而期待的表情,紛紛屏息看着王敖。
平民真正出頭之日?
究竟會是何等政策?
王敖也沒在賣關子,意味深長的開口說了四個字,“科舉制度!”
什麼?
科舉制度?
那是何意?
衆人面面相觑,有些不解。
王敖解釋道:“科舉制度一旦實施,将意味着選拔官員不再僅限于貴族階層,而是通過公開、公平、公正的考試選拔出真正有才學的人士擔任官職。”
“如此一來,無論出身如何,隻要有真才實學,都可能有機會進入朝堂,為國效力,實現自己的抱負。這才是我所說的平民真正出頭之日。”
“嘶!”
“通過考試選拔有才之士擔任官職?”
“不可思議!”
“朝中大臣們竟會同意此政策?”
要知道這科舉制度一旦實施,損害的可是他們的利益啊!
“妙啊!這提議究竟是何人提出來的?”
諸子百家代表們你一言我一語,臉上皆是驚詫莫名。
王敖也一臉感慨的模樣,神秘兮兮的說道:“據我所知,這科舉制度乃是當朝右相馮去疾馮大人所提出來的,而且已經過了數月的深入商讨與修訂,聽聞進展頗為順利,恐怕用不了多久就會正式推行了。”
“居然是馮相?!”
衆人更加驚訝了。
随之驚歎聲四起!
“馮相的遠見卓識與胸襟氣度,實乃當世之楷模!”
“敢為人先!能有如此賢相推動教育變革,我大秦百姓之福啊!”
“馮大人此舉真乃功在當代,利在千秋!”
“有馮相此等公正無私之人,可謂我輩讀書人的福音啊!”
……
誇贊完了馮去疾,衆人自然而然的再次将注意力又放到了顧绫雪身上。
“說起來,我們這位顧校長,武定侯又是何情況?朝廷竟如此重用此人?”
“是啊!一個女子,年紀還是如此之年輕,不僅掌管我百家,還被封為了武定侯,為何以往從未聽聞過此人?”
不同于其他人的狐疑,王敖直接面露崇拜之色,感慨萬千的說道:“說起這位武定侯,那功績可就更大了!簡直就是個傳奇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