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第6頁)

不同于其他人的狐疑,王敖直接面露崇拜之色,感慨萬千的說道:“說起這位武定侯,那功績可就更大了!簡直就是個傳奇人物!”

功績更大?

簡直就是個傳奇人物?

這誇的未免有些過頭了吧?

難不成比提出了科舉制度的馮相還要大不成?

面對衆人的好奇與疑慮,王敖滿懷敬意的開口問道:“諸位可知這帝都大學是何人提起的?”

“莫非就是這位武定侯?”有人試探性的問道。

“沒錯!正是這位武定侯!”

王敖點頭,聲音擲地有聲的繼續說道:“不僅是這帝都大學,朝廷的造紙術,更為高效提煉鹽法以及煉鐵技術的重大改良,全是這位獻上去的!”

“正是因為有了這三術,不,不止這三術!”

“據說武定侯還成功改良了諸如馬鞍、馬蹄鐵等關乎秦軍戰鬥力提升的關鍵裝備,并且這些革新方法已經廣泛應用到我朝軍隊之中!”

“正因如此,這數月以來,我朝國力得以顯著增強,這也才有了削減半數徭役,同時采取與匈奴交易羊毛的戰略措施!”

嘶!

竟有此事!?

這造紙術居然是這位發明出來的?

還有高效提煉鹽法以及煉鐵技術??

居然都是出自她一人之手?

這是何等的大智慧啊!

諸子百家學者們無不驚歎萬分,都有些開始懷疑人生了。

醫家代表公乘陽慶深呼了一口氣,忽然想到了什麼,看向王敖,“等等,王兄所指的戰略……莫非與匈奴間的交易不僅僅是商貿那麼簡單?”

王敖沒有立即回答這個問題,而是望向諸家代表,似笑非笑的問道:“諸位覺得呢?”

“這倒與我儒家“和為貴”理念一緻,且羊毛可用于制作衣物,于北方邊疆地區抵禦嚴寒至關重要,若能通過交易獲取無疑對兩國皆有好處。”儒家一位學者若有所思的說道。

“通過貿易維持雙方利益平衡,降低戰争風險,倒也符合兵家以謀略制勝的戰略思想。”兵家也有學者開口道。

見王敖但笑不語的樣子,墨家钜子黃庭靖無奈道:“王兄便直說吧,朝廷此舉還有其他深意不成?”

王敖微微一笑,意味深長的開口道:“事關兩國外交,此事也不宜宣揚,若諸位當真想知曉……”

說到這,王敖目光在百家學者的身上緩緩掃過,微微一笑,也不說話。

百家領袖們頓時意會到了他的意思。

然後紛紛開始支走身旁的人。

最終,諸子百家領袖們圍成了一圈,開始講起了悄悄話。

被隔離在外的各家長者們、弟子們全都是一臉的幽怨之色。

我們也很想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