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4頁)

畢竟富貴險中求。

如果說數月之前說一句暴秦,義士們無不響應的話。

那麼。

自從削減徭役和賦稅的言論開始從坊間出現後。

始皇帝為了開萬世之太平,為了讓後世子孫都能安居樂業,不惜背負暴君之名也要結束兩百年征戰,令天下一統再無戰亂……這些種種言論也如雨後春筍一般,到哪都能聽見。

哪怕是他們這些反秦之人,聽了都信念動搖,更何況那些無知百姓們了。

再加上,千萬人翹首相盼的“輕徭役”不僅成真了,而且,一減還是一半!

全天下的百姓們恐怕都在喜極而泣!

也越發的相信其他“謠言”也會成真了吧?!

再則,連諸子百家都選擇了投靠效忠。

反秦?

呵呵,大勢已去了……

這便是張良今日來此的原因。

他不得不來。

顧绫雪見他沒有說話,笑着解釋道:“大學初創,百廢待興,且事務繁雜,非一人之力所能兼備,故而才設副職兩名。待到校務運作有序,各項制度完善後,政績斐然者自然有機會晉升更高職位。”

張良聽此收斂了思緒,目光詭異的看着顧绫雪的眼睛,緩緩開口問道:“恕張某直言,始皇帝當真會釋吾等之罪?”

顧绫雪輕輕一笑,眼眸中閃爍着堅定的光芒,笑道:“張良,你多慮了。陛下乃是千古一帝,他的胸襟與格局遠非你我所能想象。”

“前兩日,本官已親自向陛下舉薦你,陛下不僅對你的才華贊不絕口,更表示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陛下深知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而在這其中,需要的是有識之士共同輔佐,共創大業。”

說到這,她微微停頓了一下,感慨道:“陛下曾言,我秦始皇,承天命而生,繼偉大而立。我所行之處,皆為天下蒼生計!”

“當今天下歸一,你既為韓地之子,亦為秦之子民,隻要你真心歸順,心系社稷,自然願施以寬容,予以你一次改過自新施展才華的機會。”

“不要懷疑,要知道,現今我大秦完全可以雷霆之勢蕩平匈奴,然而同為炎黃子孫,血脈相連,為了能使匈奴一族乃至天下各族百姓共享太平盛世,陛下甯可選擇以德化之,也非一味征伐。”

張良聽罷,面上微微一怔,眼眸深處也泛起了一絲異色,意味深長的說道:“炎黃子孫,血脈相連……此言近來在民間流傳甚廣,每每聽聞,總令吾等觸動不已啊。”

顧绫雪露出了一個禮貌的微笑。

流傳甚廣?

哈哈,幹得漂亮!

醫家和農家真是太給力了!

回頭得給他們加餐啊~

不過也是幸虧在春秋戰國時期的時候,随着民族認同感的增強,“炎黃子孫”的概念逐漸形成并被廣泛接受。

所以,縱使當年七國割據一方,各國人民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有些認同自己是炎黃子孫的一部分的。

而這兩個多月以來,農家和醫家學派不遺餘力的在各地遊走,通過廣泛的宣傳,隻是讓天下百姓們更加認同,也更加認為自己與炎帝和黃帝有着血脈上的聯系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