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第5頁)

而這兩個多月以來,農家和醫家學派不遺餘力的在各地遊走,通過廣泛的宣傳,隻是讓天下百姓們更加認同,也更加認為自己與炎帝和黃帝有着血脈上的聯系罷了。

等到時機差不多了,匈奴那邊也得一樣進行大力洗……宣傳!

而做的這一切,全都是為了“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積極營造統一之勢。

既然大家都認同自己屬于同一“民族”了……

那麼,昔日六國遺民與現今秦朝轄下的三十六郡百姓,在本質上又有什麼區别呢?

别再提什麼國仇不國仇的了,昔日的分裂與争鬥,其實不過就是同根同源的同胞兄弟間的一時紛争與摩擦而已。

如今阋牆之争結束,秦朝新政也已開創新紀元,當上下一心,共築大世了!

……

正是因為參悟透了這些,所以,諸子百家各學派連絲毫反抗都沒有,全都配合的報名開設了學院。

張良同樣如此。

正是因為看穿了這一切,所以他來了。

“武定侯的智慧與口才,實乃令人欽佩不已!”張良拱了拱手,一臉敬佩的說道。

看着張良眼中的複雜之色,顧绫雪哈哈一笑,謙虛的說道:“張副校長過譽了,吾所求也不過消弭紛争,共享太平罷了。”

說罷,顧绫雪似忽然想到了什麼,側頭看向道路的盡頭,哭笑不得道:“聊的起興,差點忘了黃院長此刻還在馬車内等候。”

“這一路來,黃院長提及張副校長你時可是贊譽有加呢,我們在此站着倒也無趣,不如移步馬車内邊享用茶點邊詳談?”

黃院長?

張良目光閃爍了一下,旋即笑道:“武定侯考慮周全,一切但憑您安排,我自當從命。”

“好。”顧绫雪笑呵呵的轉身,步伐輕盈的朝馬車方向走去。

張良默默的跟在後面,看着她那略顯消瘦卻堅毅的背影,眼中掠過了一絲深思。

行進途中,他沒有察覺到絲毫異狀,四顧周遭,既無伏兵暗哨之迹,亦不見有人窺伺監視。

這武定侯孱弱之身,竟敢孤身一人前來,當真不怕我等萌生殺意嗎?

就在張良心中長歎了一口氣的時候。

遠處的密林深處,但見幾抹身影悄然隐匿于樹梢之上,幾處草叢之下,同樣有數雙眼睛隐匿其中,他們屏息斂氣,身型一動不動,仿佛與樹木大地融為了一體。

雖然看不出武定侯會武,但陛下說其會那肯定是會的,所以暗衛們隻能遠遠的跟着,根本不敢離得近了。

不久,顧绫雪和張良兩個人便看見了停在路旁的一輛馬車,其旁立有一位身着潔淨素袍,精神矍铄的老者。

老者雖形體略顯瘦削,但腰闆挺直,滿頭華發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張良幾乎一眼就認出了老者,立即快步上前,面帶敬意的俯身行了個深沉的叩拜,“弟子張良,拜見恩師!”

黃石公見狀,眼中流露出深沉的關愛與贊賞,微笑着攙扶起張良,“子房,你能來此,為師心甚慰。你既有毅然決然之勇,亦具審時度勢之智,此乃為師所期許矣。”

張良聽此心中不禁一怔,原先盤桓在心頭的最後一絲疑慮與戒備也頓時消散無蹤。

他看着黃石公那飽經滄桑卻依舊炯炯有神的目光,感慨萬分的說道:“恩師之教誨,弟子始終銘記在心,不敢有絲毫遺忘。”

“武定侯之言,更令弟子茅塞頓開,反思往昔之行,深覺狹隘,實不應因個人宿怨而置天下安甯于不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