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正有此意。”
黃石公欣然應允,對于這食堂,他們這些人可是尤為贊許,不僅供應的菜肴色香味俱佳,價格公道适中,還是三餐供應!
每日飯時,諸子百家各學派學子們聚集于此,不分畛域,共享佳肴,相互切磋讨論,倒也頗為有趣。
在張良的疑惑和懵逼中,三人很快便踏入了食堂。
此時此刻,食堂内部熙熙攘攘,各路身着不同學派服飾的諸子百家學者們或在依次排隊取餐,或席間圍坐一堂,悠然的舉箸就餐。
待他們注意到顧绫雪三人的時候,所有在場的學者們皆不約而同的擱下了手中的碗筷,紛紛起身施以恭敬之禮,“拜見顧校長!”
顧绫雪擺了擺手,從容不迫的笑着說道:“諸位請安坐,無需多禮,莫要因吾等的到來而擾了各位的雅興。”
學者們聞言紛紛點頭稱是,再次落座開始低聲交談了起來,話題也從學術研究到生活瑣事,甚至還有議論朝廷近來的各種政策的。
張良有些茫然的看着這一切,這學府、這些人……與他想象中的完全迥異啊!
就在這時,剛處理完手中雜事的蕭何也走進了食堂,他一眼便瞥見了顧绫雪三人,遂徑直走了過來,面露好奇之色,“顧大人,這位先生是?”
顧绫雪嘴角含笑,介紹道:“蕭大人,此乃本校新晉之副校長張良也,自今日起,與你共掌校中諸般要務。”
“因其初涉此地,對于校内諸多事務尚未熟稔,故還望你餐後閑暇時可引領其熟悉校園環境,并妥善安排适宜寓所,以便其盡早了解并适應學校的各項工作。”
蕭何聽此眼睛一亮,忙道:“顧大人盡可安心,下官知曉該如何做!”
他這幾日忙的腳不沾地,頭發都掉了許多根,如今有了人分擔一半,自然高興的很。
“多謝顧校長與蕭副校長。”張良拱手謙遜的說道,但是話才剛說完,他就看見剛剛還在這的恩師不知道什麼時候手中居然已經端了一個木盤,正動作無比熟練的将一碗碗飯菜放入其中……
“喜歡什麼飯菜自己拿就行了,放心,不貴的。”顧绫雪說完,笑呵呵的也去打飯了。
張良:“???”
就在張良看什麼都覺得很新奇的時候。
北地郡内的市井繁華地帶,在繼鹹陽之後,官府人員率先于鬧市及人流密集的路口等醒目地方,高懸起了一張張由白棉紙制作的告示。
由于不久之前這些地方才剛剛告示過減負徭役的政策,所以,此次告示一經挂出,頃刻間,周圍的群衆們便立即蜂擁而至,個個伸長着脖子,一雙雙充滿渴求的眼睛緊緊的盯着那公告上那一行行墨迹未幹的文字,皆是無比的期待和緊張。
“哎呀,諸位快看,官府又有新告示了,不知這次是什麼要緊的事兒?”一位皮膚黝黑的農夫,眼巴巴的望着公告,滿臉着急。
“會不會是關于咱們田租的事?前些日子不是減免了徭役嗎?這次會不會又是好消息?”一位抱着小孩的農婦也是一臉的緊張和期盼。
一旁老者捋須沉吟道:“我看未必,日前朝廷命各郡縣廣設學堂,怕是咱們北地郡的學堂已建成,開始招募學子了吧?”
這話一出,人群中的議論聲愈發高漲了。
一位衣衫破舊的農夫面露愁容,憂慮道:“學堂?那得需多少束脩?我等貧戶哪裡供得起?”
“可不是嘛,種地的功夫都不夠,哪還有閑心讓孩子去誦書?”
“呵呵,學堂之事,曆來皆是豪門貴族子弟專享,跟咱們這些平頭百姓有何相幹?”有人撇了撇嘴,略有些不甘,“即便吾郡設學,隻怕也難改此現狀!”
就在圍觀人群們議論紛紛的時候,一名令史走了過來,擺手示意衆人安靜,然後便聲音洪亮的開口宣讀告示上的内容道:“秦始皇三十五年秋,北地郡守诏告四方,國朝新令如下:各郡縣雖已紛紛設立學堂以育才俊,然帝國中樞,皇家學府——鹹陽帝都大學,現敞大門,光攬天下英才……”
“本次招生規模盛大,拟接納五千餘名學子,不問其來自何方,不論年歲長幼,惟願其胸藏壯志,矢志學問者,皆可奔赴鹹陽,經嚴格考核以求登堂入室。”
“皇恩浩蕩,陛下特降旨于各地官署,為保學子途中周全,将由各郡郡兵統一護送至鹹陽。”
“我北地郡鐘靈毓秀,望我郡中子弟積極響應,力争入圍,錄取者愈多,我郡便越有望得到朝廷更大程度的賦稅減免等惠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