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禮、義、智、信、孝、忠也可賦予更包容的解讀,如仁以愛人,禮以待人,義以行事,智以明理,信以交友,孝老愛幼、忠誠報國。”
“大體就這樣,各學院教材修訂完畢後交于兩位副校長即可。”
“唯!”
儒家學者齊聲應道,孔鲋也表示定當不負所望,盡快完成修訂任務。
接下來的時間裡,其他學院也紛紛彙報了一下教學計劃與課程設置進展狀況,顧绫雪或贊同或令其修改,衆人倒也配合的很。
顧绫雪表示很滿意。
坐在最後一排的嬴政聽着也覺得新奇有趣。
顧绫雪喝一口茶湯,繼續說道:“接下來……說一說作業布置、周考、月考吧。”
“首先要制定科學的考制與評分标,以明是非,定優劣。”
“作業布置方面,各學院宜每日依課程内容,為學子布置适量且具有針對性習題,俾其鞏固所學,加深理解。諸師長亦當定期查閱批改,以便學子及時糾正謬誤,不斷精進。”
“周考、月考之制,以七日為一周,每周考察學生對本周所學之掌握情況,月考則全面檢驗學子一月之學習成果。”
“每次考試畢,須及時公布成績,并進行詳盡之考卷分析,助學子們明了己之所長與所短。同時,諸師長亦可據考試結果調整教學計劃,以确保教學質量與效果。”
“唯!”諸子百家學者們一邊應聲,一邊快速的拿着毛筆在紙上做着筆記。
顧绫雪沉思片刻,才接着說道:“除教學之事外,作業本與書寫工具亦不可忽視。”
衆人聽此紛紛擡頭看向她。
書寫工具他們知道,用毛筆代替刀筆。
但作業本?那是何物?
顧绫雪解釋道:“作業本乃學子記錄作業,鞏固所學之重要載體,須如書籍一樣,定制統一規格。各學院可依學子人數,定期向學府申領作業本,确保每位學子皆有足夠之本子使用。”
“至于書寫工具,毛筆于日常書寫與作業記錄而言,還是不太方便……”顧绫雪說着,目光在墨家和雜家兩者身上掃過,笑道:“工程防禦學院和多元創新學院一起吧,共同研制炭筆和鉛筆。”
炭筆!?
木炭制作而成的筆嗎?
妙啊!
在場的人聽此眼睛皆是一亮。
他們之前怎未曾想到可用木炭來書寫呢!?
見他們興緻盎然,顧绫雪進一步解釋道:“炭筆即用燃燒不完全的木炭,研磨或切割成與毛筆一樣形狀的炭棒,尖端可使用磨石或刻刀磨成适合書寫的尖頭。”
“鉛筆更複雜些,需尋找天然石墨礦藏,将石墨七成五與黏土兩成五按比例混合置入窯中燒制後,塑形成長條狀,放置在通風幹燥的地方自然幹燥,期間火候控制尤為關鍵,務使混合物堅硬而不至熔化。後加工成适合形狀大小即可。”
唰唰唰……
墨家學者和雜家學者們埋頭奮筆記錄着。
不用問,也無需質疑,這必然又是顧校長自古籍上習得的法子!
在場其他學派也是一臉感興趣的樣子,顯然,不論是作業本還是炭筆鉛筆,最先受益的也會是他們。
“還有……”顧绫雪說着,面露稍許遲疑之色,似乎在考慮要不要繼續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