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第5頁)

學者們或圍坐在模型旁讨論着機關術的原理,或手持錘鑿,在工房内制作複雜的機關裝置,更甚者還有學者在巨大的火爐旁專注着熔鑄鐵器……

再往前走,便是道家的天道自然學院,這裡的環境清幽,與想象中不同的是,這裡的學者并不見靜心打坐,體悟萬物生長變化者,反而與儒家學者一樣,身邊堆積着如山的竹簡,忙碌無比的在紙上記錄着什麼。

另一邊,農家的民生農耕學院,同樣繁忙無比。

有挽起褲腿、身着樸素布衣的學者在田地中細心照料着各類五谷雜糧,也有在磨坊裡,研究改良農具,探讨肥料改良與農田灌溉技術的學者。

還有嚴謹研習法律條文的法家學者、在草藥園奔波的醫家學者、圍坐在一起論辯探讨邏輯的名家學者、也有在觀測台觀察天象,預測氣候變化的陰陽家……等等等。

一個多時辰的時間,張良、蒙毅、王贲三個人逛遍了所有學院。

一路所見,每一個學院皆是一片忙碌而有序的景象!

王贲走在其中,看着一切,心中不由地湧起一股難以言表的感慨。

他原以為,諸子百家是被迫至此。

他們或許會因為理念各異、利益沖突等各種原因,心存抵觸與摩擦,更甚至會消極抵抗。

然而,沒有!一個都沒有!

沒有抱怨,沒有敷衍,也沒有不滿!

目之所及,皆為生機勃勃、充滿希望之景!

似乎衆人皆以實行動,全身心投入于一偉大之事業中……

蒙毅亦心有所動,不禁感歎道:“兼容并蓄,百家争鳴啊……”

王贲深感共鳴,也感慨道:“諸子百家在此不惟各展其才,更同舟共濟,實為罕見也!”

就在蒙毅和王贲兩個人被諸子百家學院内一片繁忙景象震撼到的時候,顧绫雪這邊的課程也到了尾聲。

“回顧這幾日研學曆程,吾等自基本整體認讀音節概念入手,逐步剖析了每個音節的發音特點、拼讀規律,以及在詞語句段中的應用。”

“諸位已在實訓中娴熟掌握了各音節讀寫之法,願課下仍能繼續鞏固所學,通過反複練習與實際運用,使所學化為己身學問。”

“下課吧!”

結束課堂總結後,顧绫雪看向下方正在認真做筆記的顧文星,微笑問道:“兄長,我欲邀請上卿大人和通武侯大人赴府上小酌,不如一同回府?”

顧文星聞言,微微搖頭笑道:“我尚有醫書待譯,就不擾你們商議公事了,況此處亦有宿所,為兄今夜或留于此,妹無需候我。”

“好吧。”

顧绫雪還能說什麼,自從顧文星坐上了圖書館館長之位後,每天忙的腳不沾地,不回家那是常有的事。

……

從大教室内出來後沒多久,顧绫雪便在圖書館門口見到了正從裡面走出來的蒙毅、王贲和張良三人。

顧绫雪款步向前,笑呵呵的問道:“上卿大人,通武侯大人,覺帝都大學如何?可有不足之處,需加以改進?”

蒙毅微笑道:“本官覺得甚好,此地藏書豐富,學術氛圍濃厚,各學院還依不同特性,量身定制教學方案,實乃求學佳地也!”

王贲也點頭附和,眼中閃爍着感慨之色,道:“蒙兄所言極是,吾等遍訪各學院,隻見諸子皆全心投入書籍編纂,忙碌無比,實令人歎為觀止!”

“多謝二位大人誇獎。”顧绫雪聽此面露喜色,“年關将至,工室正在研制爆竹和煙火,兩位大人可有興趣一同前往觀看,或直接回府享用晚宴?”

“爆竹?煙火?好啊,吾願前往一觀。”王贲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欣然同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