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竹?煙火?好啊,吾願前往一觀。”王贲露出了感興趣的神色,欣然同意道。
蒙毅也揚了揚眉,沒有反對。
顧绫雪又看向一旁的張良,問道:“一起?”
張良面帶歉意地笑了笑,說道:“下官尚有要事欲與蕭副校長商議,就不擾三位大人了。”
顧绫雪理解的點了點頭,笑道:“無妨,公事要緊,改日再聚。”
“下官告退。”張良拱了拱手,說完便步伐匆匆的去找蕭何了,課程落下了那麼多,原本好不容易才追平了一些,今日又落後了!
王贲目送着張良離去的背影,感慨的說道:“未曾想張良竟有如此大的轉變,昔日之他,與今日相較,判若兩人矣!”
顧绫雪聽後輕輕一笑,頗有深意的說道:“時移世易,人心亦随之而變。張副校長才華橫溢,且心系天下,誠為好官也!”
蒙毅嘴角勾起了一個似笑非笑的弧度,“人各有志,路各異也,其變化也是順應時勢之必然。”
王贲點了點頭,沒有再說什麼。
不多時,三人便趕到了工室,入眼處盡顯忙碌景象。
一個個木匠們專注的刻着各種器件,手中刻刀在木頭上翻飛,發出沙沙的聲響。
織女們穿梭于各色布匹之間,或裁或縫,手法熟練。
這些場景倒也稀松平常,不足為奇。
但随着往内深入,工室内堆放的各種原料吸引了王贲他們的注意。
首先是一塊塊碩大而平整的闆子,有木質的,也有石質的,表面都經過精細的打磨,有些闆子上還被塗上了墨汁,漆黑如硯,不知是作何用的。
顧绫雪見蒙毅和王贲面露疑惑,笑着解釋道:“此乃黑闆也,用于大學教學演示,屆時可用石灰石制成的白色粉筆在其上書寫文字,方便學子觀摩學習。”
黑闆?粉筆?
當真是稀奇玩意啊!
蒙毅和王贲在那些所謂的黑闆上又多看了幾眼,這才繼續往内走去。
下一處院内,一邊開闊的空地上,隻見一張張染得鮮紅的紙張整齊的鋪展開來,在陽光的照射下,仿佛為整個院落披上了一層紅色的霞光。
不僅如此,擡頭望去,還可見屋檐之下,大樹枝頭,全都挂滿了四四方方,鮮豔奪目的紅盒子,仿佛是點綴在綠葉間的紅色寶石一樣,看起來極為壯觀!
顧绫雪站在一旁,繼續笑呵呵的解說道:“此乃燈籠,待到年前,會挂至宮廷各處以及各郡縣的大街小巷!屆時,晚間燈火輝煌,紅光滿天,定會熱鬧非凡!”
說話間,一身工官服的陳廷步履匆匆的趕了過來,恭敬無比的對着三人躬身行禮道:“下官拜見上卿大人,武定侯大人,通武侯大人!有失遠迎,萬望海涵!”
王贲雖然解甲歸田七年,但陳廷還是一眼就認出了他,面帶歉意的賠笑道:“三位大人駕臨,不知有何要事需下官效勞?”
顧绫雪聞言笑道:“那陳大人便把這燈籠展示于兩位大人看看吧。”
“唯!”陳廷恭敬應命,一邊請三人進屋,一邊招手喚來兩名手腳麻利的女工,吩咐道:“你且為三位大人演示一下這燈籠的點燃之法。”
女工們恭敬地應了聲,然後進入内室取出了一盞比屋外所挂更為精緻考究的特制紅燈籠。
這隻燈籠同樣采用紅紙制成,但紋飾精美,色澤鮮豔,看着就很喜慶。
在四人的注視下,一名女工小心翼翼的打開燈籠一側的小門,隻見内部中央處固定着一個小巧的油碟,女工将手邊小碗中的油脂慢慢倒入了油碟中,接着,又抽出一根細麻繩,細心的将其彎曲成燈芯模樣,慢慢的放入油脂中。
另一名女工從屋内搬出來一盞油燈,用小火鉗取了火種後,小心翼翼的點燃油碟中燈芯,這才輕輕阖上燈籠的小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