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頓了頓,目光掃過人群,感慨道:“昔日商鞅變法,破舊立新,始有秦國今日之基業。吾等效法先賢,雖知前路漫漫,亦須勇往直前。科舉之事,雖觸及權貴利益,但長遠觀之,利于國、利于民,乃大勢所趨,不可阻擋。”
王绾聞言,心中一震,馮去疾的話語讓他不得不重新審視眼前這位老秦權貴,對其胸襟與見識也是越發的敬佩了……
“馮公高瞻遠矚,老夫佩服。”王绾由衷的說道。
“王公過譽了。”面對王绾的敬佩,馮去疾微微一笑,眼神中透露出一抹深邃與從容,緩緩說道:“我輩為官者,當以國事為重,以民情為先……”
說到這,就在馮去疾的一隻腳已經踏進門檻的時候,不經意間,他的目光越過了王绾,與圍觀人群中的一雙眼睛對上了。
那是一雙漆黑如墨,卻又靈動異常的眼睛,仿佛兩顆璀璨的黑曜石,不僅閃爍着智慧的光芒,還帶着濃濃的笑意。
你小子消息倒是靈通!
人前丞相前一腳才剛到鹹陽,你小子就打算下手了?
看着顧绫雪臉上那越來越燦爛的笑容,馮去疾不動聲色的看了一眼身旁還完全不知情的王绾,忽然間産生了一種同情的感覺。
果然下一秒鐘,顧绫雪便從人群中走了出來。
馮府的侍衛顯然對她并不陌生,沒有絲毫阻攔,任由她衆目睽睽之下穿過人群,向着馮去疾與王绾所在的位置走去。
“下官拜見右相大人,王丞相大人!”顧绫雪恭敬的拱手拜了一禮,聲音清脆而悅耳。
馮去疾與王绾兩人轉過身來,一個眼神詭異,一個眼中閃過一絲疑惑。
但下一秒鐘王绾便似乎想到了什麼,看着顧绫雪,笑道:“小顧大人敬意老夫心領了,然老夫已隐退多年,丞相之位已有新主,故請勿再以此稱呼稱之了。”
顧绫雪聞言,臉上并未露出尴尬之色,反而笑容更甚,眼中閃爍着激動的光芒,“雖然大人已不在相位,但您的智慧和功績,我等後學晚輩仍舊敬仰。無論何時,大人您在我心中永遠都是那位為國為民、德高望重的王丞相!”
“不過,沒想到大人竟然認識下官!下官實在是太榮幸了!”顧绫雪聲音中帶着一絲難以掩飾的顫動,一副能夠與自己心中敬仰的人物如此近距離接觸而感到無比振奮的模樣。
馮去疾在一旁看着她的表演,嘴角抽抽了兩下。
笑成這樣,骨頭鐵定更難啃!
王绾似乎有些不太适應,這與他想象中的有些不一樣啊。
兩個多月前,大街小巷,田頭地間,到處都傳聞一名郡守之女,因為廉潔奉公、才德兼備而被陛下委以重任,先官拜谏議大夫一職,封爵十六等大良造,後又升爵兩等,成為了十八等大庶長!
這大庶長在朝堂上剛正不阿、直言敢谏,更難得的是,她為了解百姓困苦,興修水利、整饬農田,還不遠萬裡從外邦手中交易到一些能畝産最少三石以上的高産糧食!
結果,等到秋收之時,三石卻變成了一百多石!
傳聞是真不可信啊!
看着眼前笑容燦爛的女子,又聯想到剛正不阿、直言敢谏這些詞,王绾沉默了兩秒鐘後,說道:“小顧大人的事迹,早已在民間傳為佳話,聽聞你為官數日,先後取得十八級大庶長之爵位,又引進了高産作物,使得秋收倍增,此等功績,實在令人欽佩。”
“大人謬贊了,下官所做,皆為分内之事。”顧绫雪一臉謙虛的回答道。
一旁的馮去疾也在這時笑呵呵的對王绾說道:“王公有所不知,這小顧大人早在十多日前,便已官拜典客一職,并被陛下賜封爵位徹侯,封号武定了。”
什麼?
典客?徹侯?還有封号??
王绾眼中閃過了一絲驚訝。
這前所未有過的升官速度,簡直曆來罕見!
不過想想,能夠獻給朝廷一畝抵得上百畝的農作物,如此大的功績被封為徹侯倒也不為過,可以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