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第3頁)

“故此梳理現有之知識,歸納其要義,由試驗而知理論,或可悟新規律,創立新論,再以書籍傳之後世,以避知識之流失,亦利後人在此基礎上繼往開來。”

物理體系……

探究萬物運行之理……

再著之于書,傳之後世!?

作為一名學識淵博的丞相,王绾在聽完張良的解答後,内心深受觸動。

接下來的時間裡,顧绫雪也加入了隊伍中,四個人一起将剩下的墨家、儒家、名家、陰陽家等各學院全都逛了一遍。

一圈逛下來,王绾感到這個地方真的非常不一樣。

目光所及之處,皆讓他感到無比的新奇和震撼。

他注意到,每一個學院内的學術氛圍都非常的濃重,各種新奇的發明和實驗随處可見,從精巧的機械模型到複雜的數學公式,從精緻的天文儀器到深奧的哲學辯論,每一樣都讓他目不暇接。

更讓王绾感到震驚的是,這裡的人似乎都有着某種強烈的信念!

這讓他很是想不通,以他來看,諸子百家應該是被迫至此,滿打滿算估計也就來此半個多月,但他看着每個學派裡面的學者們似乎都像待了數年一樣,相當适應和安逸的樣子?

學子們的反應也有些出人意料,他發現,不論是貴族子弟還是寒門學子,都在積極的參與各種試驗活動,竟沒有一個人顯得格格不入!?

王绾心中波濤起伏,他沉思良久,終于找到了異樣感的來源。

在這座學府之外,身份階級之隔,如高牆深塹,難以逾越。

而在此地,那堵牆似乎被一種無形的力量削弱了許多!

他不禁開始思考,究竟是何等力量,能使不同出身之人,聚于一堂,共謀一志?

又是何等信念,令其超脫身份之界限,并肩而前?

……

注:秦朝墨家學派已經對力有了較為深入的認識和研究!《墨經》提到

“力,刑(形)之所以奮也”,與現代力學在某些方面有一緻性,差異在于現代體系更系統完整。

墨家還明确了杠杆的基本概念,叙述了斜面上的物體失去平衡的道理,還提到了利用斜面來提升重物的方法等等等。

王绾環視四周,心中湧動着複雜的情感,看向顧绫雪,感慨道:“此地,諸子百家,各懷一志,貴族寒門,不問出身,皆投身于學術之海,此等求知精神,實在令人敬佩。”

“然而,法家之治,重在統一思想,以法治國。若是日後學府成為思想交鋒之地,恐會觸動朝政根本,引發動蕩……屆時,顧大人又當如何處之?”

馮去疾和張良兩個人都看向顧绫雪,想要知道她會怎麼回答。

顧绫雪微微颔首,眼神如深邃的夜空,閃爍着智慧與熱情的光芒,“大人擔憂并非無道理,但,學問之海,本就是波瀾壯闊,又怎能因懼其動蕩而禁止其流動呢?”

她的聲音逐漸提高,似乎帶着一種激勵人心的力量,語氣堅定的說道:“我輩學者,既投身于此,便應當懷抱天下,敢于思考,敢于質疑。”

“下官以為,朝廷所需,并非僅僅是表面上的思想統一,而是多元思想之碰撞與交流。唯有思想之火花,在碰撞中迸發,整個人類文明方能不斷進步。”

“右相大人也知道,其實當今天下,正處在一個前所未有的轉折點,我種花家稱其為軸心之期。”

馮去疾點了點頭,眼中閃過一絲異色。

這個,本相确實知道!

采摘完西紅柿那天晚宴上,蒙上卿問你海外都有哪些奇人異事,你說知曉的也不多,結果,陛下一說好奇,你小子就滔滔而談,說起這個軸心時代,還提了一個五年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