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說,這一番話,确實相當有道理。
顧绫雪笑了笑,語帶深意的繼續說道,“至于,匈奴若因戰而強,那就更好了!”
“今乃大争之世矣!亦是大有為之時!”
“匈奴騎兵向來骁勇善戰,若能為我所用,北定諸國,西撫百族,東平三韓,南攝百越,豈不壯哉?”
“尤其北疆更北之外,更有無數國家與部落等待一統,以匈奴地理位置,更易一路橫掃,吾輩隻需借力打力,以彼之長,補我之短,方能成就霸業啊。”
說到這裡,顧绫雪露出了一絲不好意思的神色,“扯遠了,下官想說的是,公子您向來仁心宅厚,智勇雙全,文化融合此等大事交于公子之手,必能使匈奴心悅誠服,歸心似箭。”
扶蘇謙遜一笑,“顧大人過譽了,扶蘇雖不敢當此贊譽,但必将竭盡全力,以不負父皇與百姓之望。”
“嗯嗯!”顧绫雪點了點頭,笑呵呵的問道:“那公子心中可有成算?對于如何融合匈奴,不知有何高見?”
扶蘇沉吟片刻,而後笑道:“吾以為,首要之事,當以誠相待,尊重匈奴之習俗與傳統,以文化交流促進相互理解。”
“再者,育人為先,使兩族子弟從小接觸彼此文化,奠定和平之基。”
“然後通商貿易,使雙方互利共赢,增進彼此利益聯系。或再選拔賢能之士,前往匈奴傳授農業、工藝等技術,幫助他們改善生活,提高自給自足之力。”
顧绫雪聽後,眼中露出了贊賞之色,“公子所言極是,以誠相待,互利共赢,技術交流,此三策并行,定能逐漸拉近與匈奴的關系,實現文化融合!”
“說得好!”就在這時,顧绫雪和扶蘇兩個人的身後傳來了蒙毅的聲音。
蒙毅騎着馬,神采奕奕地在扶蘇的另一側并行,微笑着接着說道:“此外,還當注意政策之連貫與穩定,不可朝令夕改,使匈奴百姓能預見未來,安心歸附。”
“同時,對于有功于融合之匈奴人士,當予以表彰和賞賜,以示鼓勵,扶蘇公子與顧大人以為如何?”
顧绫雪和扶蘇交談時也沒有刻意壓低聲音,對于談話被某人聽到,她也沒有任何意外之色,隻是笑呵呵的對蒙毅豎了一個大拇指,誇贊道:“上卿大人所言甚是!”
“政策的連貫與穩定,是吸引匈奴百姓歸附的關鍵。而表彰和賞賜有功的匈奴人士,不僅能夠激勵他們繼續為融合做出貢獻,也能向其他匈奴百姓傳遞出我們大秦對他們的尊重和認可。”
扶蘇也點頭表示贊同,“确實,政策穩定,人心方能安定。”
就在這三人相視一笑的時候,後方的幾輛車駕裡面,馮去疾、李斯、王翦、蒙武幾位重臣看着前面那三個并騎而行的背影,眼中全都露出了異色。
聊了這麼久,都聊什麼呢!
扶蘇公子不會被這小子給帶歪吧?
聽到這話的嬴政:“……”
顧绫雪一邊想着,一邊看氣質儒雅的扶蘇,微笑着問道:“扶蘇公子,不知直道修建的如何了?内史大人在那邊可還好?”
“蒙大人在那邊一切安好,直道進展也頗為順利,尤其是有了黑火藥之後,開山辟路事半功倍,大大節省了人力與時間。”扶蘇一臉感慨的說道,仿佛那壯觀的場面又在眼前重現。
“哦?公子可否詳細說說?”蒙毅雖然知道黑火藥威力很大,但畢竟還沒親眼見過開山辟路時的場景,心中不免有些好奇。
“吾至今仍記得那一日,震耳欲聾的聲響之後,岩石崩裂,煙塵滾滾,整個山谷都仿佛在這巨大的轟鳴聲中顫抖……當火光與煙霧消散,山體就被硬生生的炸開了一個巨大的豁口……”扶蘇神色複雜的說着,顯然那一幕給他留下了難以磨滅的印象。
“巨大的豁口?”蒙毅露出異色,有多巨大?
绫雪似乎一點也不意外,“劑量放多了吧?”
“正是。”扶蘇點了點頭,“但萬幸未緻人損傷。”
“對了,顧大人,那些東西,可否已經運過去了?”蒙毅微微傾身,壓低了聲音,問顧绫雪道。
顧绫雪有些哭笑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