嬴政靜靜的聽着,臉上沒有任何的表情變化,隻是淡淡的看着扶蘇,問道:“你意何如?”
扶蘇表情鄭重的回答道:“兒臣深思之後,覺得此言不無道理,昔日,兒臣一直視其為外族,眼光或顯狹隘。”
嬴政微微颔首,平靜的說道:“你既覺得對,那便去做,無需顧慮。”
“是,兒臣明白了!”
聽到這話,扶蘇瞬間意識到,自己在父皇面前,無論是胸襟還是格局,都顯得那麼的稚嫩而不足。
這一刻,他對自己父皇的崇敬之情,達到了巅峰!
……
另一個營帳内。
顧绫雪端坐在首位,看着在座的張良、孔鲋、黃石公、鄒翰、黃庭靖、李植以及公孫韬七個人,緩緩開口說道:“諸位,此行的目的,想必大家都已心中有數,至今為止永壽縣已經連續十二日未見雨水了。”
孔鲋從昨日得知此事後就一直在想這件事,在想他會被選中同行的原因,此時,終于忍不住開口問道:“是否需要我等舉行一場祭祀儀式,祈求天降甘霖?”
面對這個提議,顧绫雪的臉上閃過了一絲無奈哭笑不得的說道:“孔院長,咱們不能迷信,要相信科學哈!”
迷信?
這是何意?
相信科學與我等信仰天命、祭祀自然神靈有什麼沖突嗎?
在座的七個人面面相觑,全都是一腦門子的問号。
“諸位覺得雨是如何形成的?”顧绫雪問道。
孔鲋雖然有些疑惑,但還是說道:“雨水自是天降恩澤,與人間德行有關,行善積德,則天降甘霖以潤萬物。德行不修,則幹旱以示警戒。”
黃石公也覺得自己有些摸不準這位顧校長的想法了,但也開口說道:“在道家看來,雨乃天地間陰陽交融之表現,陰氣盛則雨降,陽氣盛則雨止。”
鄒翰也緊接着說道:“陰陽家認為,雨之形成,依循陰陽五行之理。當陰氣增強(天氣變冷),水氣上升,遇冷凝結,是為雨。當陽氣旺盛(天氣溫暖),水氣則不易凝結,因此雨量減少。”
李植點了點頭,“依我農家觀察與經驗,雨水之形成,源于大地之水受日光照射,化為水汽升騰至天。升至高空後,遇冷則凝結成雲。雲愈厚,水滴愈重,終成雨降。”
黃庭靖贊同道:“沒錯,我墨家也認為雨乃雲中水汽遇冷凝華,非神非鬼,乃自然之現象也。”
公孫韬沉思道:“雨之形成,或許各家皆有所悟,然我雜家以為,雨乃自然循環之一環,天地之間水循環不息。”
顧绫雪一臉的贊賞之色,“沒錯,水汽上升,遇冷凝結成雨,這就是最科學的答案。”
孔鲋張了張嘴,本想說天地之間,萬物有靈,人之德行與自然現象息息相關的,但想到她說的“最科學的答案”幾字,還是選擇了沉默。
科學啊……
顧绫雪伸手輕輕敲擊了幾下桌面,随着清脆的敲擊聲在營帳内響起,衆人的目光也都集中了她的身上,“既然諸位都已經對雨的形成有了深刻的理解,那麼接下來的問題便是,如何通過人工方式來促進降雨,也就是所謂的人工增雨呢?”
什麼!?
人工促進降雨?
人工增雨?
這話一出,七人面面相觑,這不就是祭祀求雨嗎?
疑惑間,鄒翰有些遲疑的說道:“我陰陽家認為通過調和天地陰陽可以影響天氣,故而,可根據天幹地支之周期選擇吉日,如立春、雨水、谷雨等節氣,或舉行祭祀龍神、雷神、雨神等儀式,又或者通過挂柳枝、舞龍等方式,來祈求天降甘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