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能種植出畝産兩石的農夫就已經能夠得到朝廷的獎賞了,而今,這玉米看着足有十多石吧?
雖然與西紅柿相比,玉米的畝産量稍遜一籌,但一個是果子,一個是主糧,前者隻需少量種植便能滿足日常所需,而後者隻要大量種植,必能養活更多的人口!
“真是讓人期待其他作物的豐收啊!”
“或許将再無饑餓……”
所有人的心情都感慨萬分,他們現在對已經種下的土豆、高粱以及棉花都充滿了好奇和期待。
“真是不可思議,這些高産之物,還耐旱、耐澇,适應性強,有些還不挑土地!”
“若是在全郡推廣種植,那将是何等盛景?”
“武定侯獻上之作物,必然都不會差!”
“隻可惜已經過了最佳種植季節,故而才選擇種在了隴西郡、上郡,以及嶺南那幾個氣候較為溫和之地,以至此刻無緣目睹。”
衆人一邊吃,一邊在心中默默的祈禱着,一定要全部存活!千萬不要影響最終産量啊!
寬闊的田野邊上,三千餘名學子們聚集在一處,或三五成群,或十數人圍成一圈,滿臉滿足之色。
那些生活困苦的平民學子們,平日裡難得有這樣豐盛的飯菜。
他們埋頭大口吃着,鼻頭有些酸楚,也感受到了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情緒。
因為家中貧寒,他們也經常參與家中的農活,日出而作,日入而息,深知種田的艱辛與不易。
他們也不像那些那些五大夫爵以上的戶主,田産可以免交賦稅,他們家中的土地,無論土地是否開墾,每頃土地都需繳納刍三石、稿二石。
雖然數額是固定的,但收成好的時候還好,一旦遇到收成不好的時候,過的就更清苦了。
而今,若是他們家中也能夠種上這些玉米與西紅柿的話,簡直不敢相信以後的日子會變得有多好!
平民學子們邊吃邊想,眼中充滿着渴望之色。
而貴族、士族子弟們談笑間,不時發出啧啧的贊歎聲。
“這玉米真是神奇,粒粒圓潤,口感軟糯,與我們平時吃的粟和小麥大不相同。”
“是矣!還很甘甜!美味極了!”
感慨聲中,一名學子終于忍不住提到了永壽縣之色,他的話語也像一塊石子投入平靜的湖面,激起了層層漣漪。
“出城門時,吾好像隐約間聽聞有人說陛下威德感天動地,連龍神都俯首聽命,當日天降大雨,解民倒懸,李兄、趙兄、徐兄,鄭兄、趙兄、魏兄,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當日究竟是何情形?”一名學子望向身旁的李慎、趙鐵柱、徐工匠、鄭安甯、趙簡、魏書行六人,眼神中滿是好奇。
“是啊,陛下究竟是如何令龍神俯首聽命的?諸兄能否告知一二?”其他人也紛紛看向六人,滿臉的羨慕與探究之色。
六人因為出行這幾日一直同吃同住,關系較為親近,此時他們坐在一起,面對着其他學子們注視,不由地都想起當日那件事,原本已經好不容易平複下來的情緒,再次泛起了波瀾。
李慎放下了手中啃了一半的烤玉米,直到此刻,談及這事還讓他的聲音中有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就見他深吸了一口氣,率先開口,緩緩的說道:“諸位絕對不會相信的。”
“當日,陛下一聲令下,院長們坐在那兩輛高大的鐵車裡面,毫不猶豫的炮轟龍神,那聲勢極為浩大,天空之中,雖無電閃雷鳴,但卻烏雲密布,炮火都飛進了雲端,然後大雨便真的落了下來。”
“炮轟是何意?炮火又是何意?聽起來倒是頗為威武有氣勢!”有人疑惑的問道。
“這必是隐喻!”另一人插嘴道。
魏書行搖了搖頭,神色凝重的說道:“非隐喻也!而是字面意思!”
字面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