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第8頁)

“醫學不同于其他學問,它關乎人命,乃民生之本。若能得朝廷特許,此校将嚴格遵循朝廷規範與要求,所授内容亦将與朝廷法度相符,意在培養出能為百姓解疾苦、為國家強根本的醫者。”

太醫令一邊看着奏章,一邊聽着夏無且的話,覺得他所言不無道理,于是緩緩點頭,說道:“夏大人之言,本官已明了。但此事關系重大,還需上報朝廷,由陛下聖裁。本官會将奏章呈遞上去,但成與不成,還需看朝廷之意。”

夏無且聞言,再次行禮,一臉感激,“多謝大人,下官自當靜候朝廷的裁決。”

太醫令揮手示意夏無且退下,自己則再次審視奏章,心中也開始權衡此事的利弊與可行性。

夏無且離開太醫令的辦公之所後,心中波瀾起伏,難以平息。

他沒有返回自己的辦公之處,而是直接出去尋找合适的土地去了。

盡管審批的結果尚未揭曉,但夏無且有一種強烈的預感,覺得此事被批準的可能性非常大!

宗正府。

宗正的腳步沉重地跨過門檻,走向桌案,緩緩坐下。

他此時的心情無比複雜,思緒萬千。

因為就在午膳正吃到一半時,武定侯突然就放下了筷子,然後當着滿座賓客的面,從袖中抽出朝錄薄,開始奮筆疾書。

在三公他們淡定無比的笑談中,武定侯撕下了幾頁紙,分别“請教”了他與太仆、衛尉、都水令、廪犧令五人。

宗正從袖中取出那張紙,紙上密密麻麻的字迹,記錄着八項“請教”内容。

不可否認,這些建議一刹那間直接打開了他全新的思路,讓他眼前一亮,但就這種行為本身而言,還是讓他頗有些恍惚的。

尤其是當時馮相、李相、上卿、王老将軍等人全都是一副見怪不怪,反應出奇平靜的樣子,還是讓他頗為的困惑。

再看這頁紙上的内容,首先就是關于完善宗室名籍管理制度,如引入數字化管理,設計更為精細的紙質記錄系統,如分類編碼、定期複核等,以提高宗室名籍管理的準确性和效率。

第二點則是促進宗室教育與文化交流,如定期舉辦宗室聚會、文化交流等活動,以增進宗室子弟之間的了解與團結。

第三點與第四點,着重于加強宗室成員之家國責任感,鼓勵宗室成員積極投身于國事建設與社會公益之中,如捐資築路修橋、救災恤難,以實際之行,彰顯宗室之擔當與責任。

同時建立激勵機制,對表現突出的宗室子弟給予表彰、獎勵,以激發其進取之心與創造之力。

第五點與第六點,乃論宗室之選才與國際之交往,既優化選拔之制,不拘于血統之貴賤,而重才德與貢獻。同時鼓勵宗室子弟,廣交天下王室之友,互鑒治國之方略與經驗,以促國際之和睦。

至于第七點與第八點,則針對宗室管理制度之精簡與優化,當去冗員、明職責,強化監督與考績之制,以确保宗室管理之有效執行,并持續精進之。

越看,宗正心中就越多出幾分震撼。

這些想法在他看來都太過大膽,簡直就是前所未有之革新。

别的暫且不說,就鼓勵宗室子弟捐資築路修橋、救災恤難這一行為,雖是善舉,但曆來宗室子弟多居廟堂之高,遠離民間疾苦,如今卻要他們投身于這些事務,這豈非颠覆了傳統?

而且,廣交天下王室之友,這在以往也是難以想象的事情。

宗正站起身來,步履沉重地在室内踱步,思緒也如同潮水般不停的在湧動,“這些建議,若真實施,将會給宗室帶來多大變化?宗室子弟是否會接受如此改變?朝廷與百姓又會如何看待?”

宗正心中充滿了矛盾和掙紮,他本人覺得這種革新确實高瞻遠矚,但思想觀念的轉變卻并非那麼容易,尤其宗室曆來都有其傳統和規矩,所以……

宗正深吸了一口氣,覺得還是很有必要将這些建議落到實處。

畢竟陛下素來就非常重視以法制行政為綱,也極為重視國家建設和天下福祉,且在位期間,獎懲嚴明。

今所陳八點“請教”之處,皆契合陛下治國之方略。

一旦提出,陛下必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