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第3頁)

這……

沒錯!

事實上,他們何嘗不是認為小說家的價值被低估了呢?!

隻不過小說家一直被視為不入流,讓他與許多小說家同仁都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這種長期以來的困惑,确實讓他們深感無奈。

此時,聽到顧绫雪為小說家正名,那種前所未有的認同感,哪怕是他這個半截身子都已經入土的人,都感受到了一種莫大的鼓舞。

此時此刻,鐘院長心中隐隐生出一種強烈的預感。

難道,小說家的機會真的要來了!

他忍不住想象着,若是小說家能夠在他們這一代發揚光大,那将是一種怎樣的景象?

或許,小說家的作品會被收錄進官方圖書館,與經史子集并列,成為學子們必讀之經典。更能于雅集盛會之中,與諸學派學者并坐,平等而論道?

更好更重要的是,小說家的故事被廣泛傳播,深入民間,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精神食糧。

“原來小說家有如此重要的影響力啊!”穿耳被顧绫雪的話深深觸動了,忍不住脫口而出道。

恢雖然也被顧绫雪的話所鼓舞,但他更加注重場合的禮儀,所以在聽到穿耳的失言後,連忙輕聲提醒她道:“穿耳,安靜些,不要打擾師長與院長談話!”

穿耳意識到自己的失态,臉上閃過一絲羞赧,趕緊捂住了嘴。

鐘院長聽到穿耳的感慨,搖頭會心一笑。

顧绫雪也笑了笑,這才開口說起了正事,“實不相瞞,今日請鐘院長前來,是有一件大事欲托付于您。”

“右相大人近日有感于天下英才埋沒于民間,決定為天下志士仁人謀福利,欲推動一項宏偉計劃,那便是讓大秦四十八郡之賢士仁人都能創辦私學,以廣納賢才,啟迪民智。”

什麼?!

私學??

鐘子隐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但随即就流露出濃厚的興趣,問道:“這可是一件大事,敢問這私學與官學有何不同?”

顧绫雪解釋道:“私學與官學的主要區别在于辦學主體與教育内容之靈活性。”

“私學由個人或私人團體創辦,可根據創辦者之教育理念與專長,設置更為多樣與個性化的課程。官學則是由國家統一管理、規範,其教育内容與方式相對統一。”

說着,顧绫雪頓了頓,歎道:“而衆所周知,我大秦廣袤的疆域覆蓋四十八郡,人口多達三千多萬。盡管每個郡都在設立官學,但數量終歸有限,且有些繁華大郡,人口已達到上百萬之衆,而一些邊陲小郡,人口僅數萬而已。”

“也就是說,在那些人口密集的大郡,即使官學數量相對較多,也遠遠不足以容納所有适齡學子,仍然會有一大部分民衆,尤其是青年人,會因名額限制而無緣接受正規官學教育。”

“而私學便可做到三方共赢。”

“于學子來說,有了更多選擇。”

“與朝廷來說,可促進教育多樣性”。

“于創辦者來說,不談右相大人如今已有意向陛下提議實施一些惠政,包括減其稅賦,賜以榮名,特許經營等,就說創辦一所學府,這本身便是一件足以名垂千古的壯舉,是前無古人的偉大事業!”

“試想,就連昔年先賢孔子,杏壇設教,弟子三千,也未曾有機會親手建立一所屬于自己的學府,以承其道。”

“他之一生,大多是在私宅或是野外樹蔭下授業解惑,在如此簡陋的條件下,依然享榮名于當世,影響了無數後世學子。”

“而今,我等有機會超越前人,建立一個可以長期存在、持續發展的教育之地,這是多麼榮耀的事情啊!”

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