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室内的衆人也全都看着顧绫雪,就連恢和穿耳兩個人也一副随時記筆記的樣子,顯然,他們不僅被在座的人“同化”了,通過這兩天的接觸,他們兄妹二人對自己這位師長大人的智慧已經敬佩的五體投地,完全成了盲目崇拜的狀态。
顧绫雪看了看設計圖紙,又看了看半成品,故作沉思了一會,在衆人的注目下,緩緩開口說道:“星寒公子,你們的方案看起來很不錯,但是……有幾個方面尚需精雕細琢一下。”
“譬如這通風口,大小與位置設計還不夠理想,這可能會導緻燃燒不充分或者熱量損失過多。”
南星寒認真地聽着,點頭表示認同。
顧绫雪繼續說道:“爐門密封性似乎也有些不足,或會導緻空氣洩漏,影響燃燒效率,門縫之間一定确保有良好的密封措施。”
“還有就是這煙囪,高度、直徑,角度也不太合适,可能導緻排煙不暢或倒灌。”
對于顧绫雪指出的一系列問題,南星寒非但沒有表現出絲毫的窘迫和不悅,甚至還非常的開心,因為在研制過程之中,這幾點确實都存在過争議。
顧大人既然能一針見血的指出來,顯然真是個懂行的!
公子高等人互相交換了一個驚訝的眼神。
他們知道顧先生學富五車,有大才,但也是真的沒有想到,在墨家學派這樣專業的人面前,顧先生居然也還能一下子指出那麼多錯誤來,而且,看南先生還是一副真心受教了,還有些興奮的樣子,說的真的都是問題所在啊!?
顧绫雪點評完後,随手拿起了桌子上的一塊蜂窩煤,仔細翻看了兩下後,對它的質量感到堪憂,“壓制不均勻,多孔結構可能不穩定,容易破碎,這将直接影響燃燒效果。”
說着,又一一拿起煤鏟、火鉗以及爐蓋這些配套的工具,“這還行,隻是設計不夠人性化,操作不是很便捷吧?”
“對了!”說到工具,顧绫雪忽然想到了什麼,眼睛一亮道:“差點忘了,再順便做個剪刀吧!”
啊?
剪刀?
那是什麼刀?
在座衆人筆頭一頓,有些疑惑,“???”
“剪刀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實用,無論是剪裁布料、紙張還是修理花草都能用到。”
顧绫雪一邊說着,一邊拿起粉筆,在黑闆上迅速畫出了剪刀的大緻輪廓,一邊做着手勢解釋道:“這個剪刀可用熟鐵制作,由兩個交叉的刃片組成,通過一個鉚釘連接,能夠像人的手指一樣開合。”
“刃部要鋒利耐用,手柄部分可以做得稍微寬一些,以便握持更加舒适。”
下方的恢和穿耳等人學着顧绫雪也比着“耶”的手勢,在那開開合合的比劃着,一臉的驚奇之色。
黃庭靖等人倒是矜持一些,沒有當着衆人的面比劃,但目光閃爍間,也帶着幾分驚歎。
但沉吟了兩秒,黃庭靖若有所思道:“此物,似與交刀有異曲同工之妙啊?”
交刀,是将兩把青銅削刀相交,就形成了早期“剪刀”雛形,但形狀較為簡單、厚重、尺寸也相對較大,現代剪刀則更加輕巧和便于操作。
顧绫雪微笑道:“黃院長所言極是,這剪刀正是在交刀基礎上演變而來。”
“而且,事實上,剪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一千三百多年前左右。”
“為什麼這麼說呢?”
顧绫雪看着下方一雙雙眼睛,一副「我要開講了,你們可以記筆記了」的樣子,微笑道:“這首先得說一個極其厲害的人,馬其頓國王——亞曆山大大帝。”
“此人善于運用靈活的戰術,激勵士兵士氣,其率領的馬其頓軍隊在多次戰役中取得過輝煌的勝利。”
“例如,在一百二一年前的伊蘇斯戰役,和一百一十九年前的高加米拉戰役中,便以少勝多,擊敗了強大的波斯帝國軍隊。”
“在其征服的領土上,亞曆山大的帝國橫跨西極洲、中洲、炎洲(歐亞非)三大洲,包括希臘、埃及、小亞細亞、波斯等地,統治疆域極為廣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