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第6頁)

此役,秦軍如猛虎下山,勢不可擋,曆經數月激戰,終克嶺南,疆域得以大幅延展。

帝遂于該地設立南海郡、桂林郡、象郡三郡,以彰顯帝國之威儀……

同年,北方邊陲,亦傳捷報。

大将蒙恬,受命于危難之際,率精銳之師,渡過滔滔黃河,直指高阙、陽山、北假等戎狄盤踞之地。

蒙将軍英勇善戰,巧妙運用地形地勢,屢出奇兵,終将戎狄逐出中原腹地。為防其卷土重來,蒙恬将軍又親率軍民,于邊境要沖之地,築起堅固堡壘,以作長久防禦之計。

為充實新設之縣,秦始皇帝下令遷移部分被貶谪之人至此,既解人口分布不均之問題,又促文化之交流。

且,靈渠于同年也正式建成使用。

秦始皇三十五年。

上将軍王離,英勇善戰,被委以重任,率兵戍守九原、上郡,備防匈奴。

此外,為鞏固邊疆,帝下令,徙民實邊,即将三萬戶民衆遷徙至麗邑,五萬戶民衆遷徙至雲陽,以充實邊疆地區的人口,促當地發展,增邊防。

……

軍事消息旁邊,便是經濟動态,這一闆塊直接就包含了六小部分。

一、發布經濟政策。

秦始皇三十一年,陛下明令「令黔首自實田」,開土地私有之先河,使百姓得以安心耕作,如實申報田畝,按畝納稅,既彰顯陛下之仁政,又促進了農耕之積極性,田野間生機勃勃,國之本固矣。

是歲,又鑄新币,增設銀币,與黃金、銅錢共為流通之媒介,貨币統一,交易便捷,商賈往來,無阻無礙,市場繁榮之景,可見一斑。

二、農業收成情況。

八月。

二十七日,兩千多畝西紅柿,初收即達一千六百萬斤,果實累累,粗略計之,約有一千五百萬枚之多。

而自九月,七日以來,又增收兩千二百四十萬斤,果實數量再攀新高,粗略估算已逾兩千萬枚。

更可喜者,尚有三成西紅柿尚未成熟,預示着後續收獲将更加豐厚。

九月,七日至今,又收兩千兩百四十萬斤,粗略可計兩千萬枚果實。

此外,同期内,三千餘畝玉米地亦傳來佳音,雖僅收獲三成,但已産出玉米約二百一十六萬枚,預示今年又是一個五谷豐登之好年景。

三、商業稅收。

國之富強,源于百姓之勤勞,商賈之流通。

是以,朝廷制定稅法,以調節商貿,充實國庫,促進繁榮。

茲列各稅收之大要。

關稅,今已廢除,并于市場交易征收市租。

市租,市場者,商貿彙集之地,凡入市交易者,按交易額之二十分之一征稅,即百之五,以維市場秩序,保交易公平。

山澤之稅,山澤乃國之寶藏,凡采伐林木、漁獵水産者,皆當納稅,稅為每十取一,即十之一,以示珍惜。

酒稅,酒為百禮之首,宴享不可或缺,故稅至五成,以抑其奢。

田租,田為農本,谷為民命,朝廷對農田産出征收田租,稅為每畝年産量之十五分之一,以示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