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3頁)

李斯點頭,示意她繼續說。

“其次,當合理設計地下排水管道,以疏浚積水,杜絕内澇之患,并引流穢水,保城池之清潔與衛生。”

“下官聽聞羅馬之城,其下水道系統以磚石築基,廣開渠道于地底,實乃前車之鑒,吾輩可酌取其長,融于新都之建。”顧绫雪說道。

李斯聽着顧绫雪的陳述,眼中閃過一抹驚訝的光芒。

要知道他們大秦,也修建了不少溝渠用于排除雨水與生活污水,但也多是較為簡單的溝渠,結果,羅馬城竟以磚石廣開渠道于地底,用以排水?

李斯感受了差距,内心也湧起了一股不服輸的念頭。

他深信大秦之工藝營造,非羅馬所能及,故而,他羅馬能做到如此精細的下水道,大秦作為強國,有的是深谙地勢水理之人,絕不能在城市建設上落後于人。

“好,規劃之際,本官會保新都水道縱橫交錯,而無滞澀之虞。”

顧绫雪繼續說道:“除卻公共遊憩之所外,尤宜廣設官廁于都城四隅,遍布街陌,使之易尋而便用。”

“此廁之設,務求潔淨無穢,日日清掃,月月修繕,使民無窘迫之态,亦無疫疠之憂,如此,一可解應百姓日常之需,二則防疾病之潛滋暗長。”

李斯雖然覺得顧绫雪對茅廁執念頗深,已經提了數次,但細細一想,除了耗資之外,也确實沒什麼壞處,于是,點了點頭表示會考慮這事。

“公廁之外,公共浴場也同樣重要,當分男女之别,各設多間以浴身,并置更衣之所,以便百姓之需。”

“這一點,在設計上,我等可以借鑒羅馬先進技術,如利用其水道之便,水壓之機,以保障水源之充足,溫度之适宜。”

“此外,浴堂之内,又可細分區域,有冷水之池,清涼解暑。溫水之域,舒緩肌膚。更有熱水之湯,驅寒暖身。此三者,各具其妙,以應百姓不同所求。且當保浴堂之潔淨,日日灑掃,以防疾病之侵。”

李斯、謝文淵、烏氏倮、恢、穿耳五個人再次驚到了。

李斯面色有些凝重,事實上,阿房宮便中有着精巧的沐浴設施,其中包括了水道的設計,可以将河水引入宮中供人沐浴使用,沐浴後的髒水再順着水道流出。

而皇家浴室内部裝修更是奢華,不僅設有壁爐與陶制管道,甚至還有地漏與排水管,李斯覺得這排水設施已經設計的夠為精密了。

但這也僅限于達官貴族啊!

那羅馬,百姓竟也能使用公共浴池?

李斯再次感到了差距。

大秦之民,多是在家中自行簡單擦洗,或在自然河流、水塘中進行。

“羅馬百姓莫非也能使用公共浴池?”謝文淵心中也有些不是滋味,詢問顧绫雪道。

“誠然。”顧绫雪應道:“據說羅馬城本身,公共浴池數量衆多,不僅分布在不同區域,以方便百姓使用,通常規模也是宏大,裝飾精美,非獨潔身之所,亦社交往來、休憩娛心之佳地。”

“雖說入浴需資,然百姓多能承受,得沐其恩。”

“但也有一些公共浴池甚至由朝廷補貼,以确保更多的人能夠受益。”

“受教了。”李斯點頭,示意她繼續。

顧绫雪想了想,說道:“其實也沒什麼了,主要就是再建立專門之消防隊,配備滅火工具和水車,以應對火災的發生。然後修建寬闊、筆直且平坦的道路,便于交通和軍事行動。道路兩旁設置驿站,提供休息和水、煤炭等補給服務。”

“最後就是建設垃圾堆放與處理的場所了。”

據《韓非子》記載,商朝曾有「棄灰于道者斷其手」之規定,即亂扔垃圾被發現者将被剁去雙手,處罰極為嚴厲。

到了秦朝,雖然懲罰力度雖有所減輕,但依然實行了黥刑,即在臉上刺字并塗上墨,作為一種羞恥感的懲罰。

這表明了秦朝對垃圾處理的重視程度非常高,違反規定的人将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