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4頁)

這表明了秦朝對垃圾處理的重視程度非常高,違反規定的人将面臨嚴重的法律後果。

通過這樣的措施,秦朝廷也确實有效地保持了城市的整潔和衛生,為後世的城市管理和環境保護都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但是……

“大人不覺得扔垃圾就實行黥刑,這種懲罰太過嚴厲了嗎?”顧绫雪問道。

李斯微微皺眉,說道:“黥刑雖嚴苛,卻能起到震懾之效,若不嚴懲,恐難以遏制此等惡習。”

顧绫雪語氣鄭重的說道:“然則黥刑,實乃重罰也,有諸多弊端!”

“過于嚴酷的刑罰,雖能立竿見影,卻也可能引發百姓恐懼與不滿。”

“民心不穩,久之或生變故。”

“恐懼之下,民衆可能隐瞞罪行,不敢上報,反而滋生更多問題。”

李斯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後才點頭道:“嗯,你所說不無道理,那依你之見,當如何改進?”

顧绫雪面對着李斯三人,微笑說道:“下官建議可建立一套分級懲罰制度。”

“對于初犯之人,可以施以警告、罰金、勞役,或參與郡縣清潔,使其親身體驗環衛之辛勞,以此讓民有自省之機,亦彰顯我朝之寬仁與教化。”

“至于屢犯不改者,再加重其罰,以儆效尤。”

“除此之外,教育與宣傳亦至關重要。”

“朝廷可廣布文告,深明保潔環境之要義,提升萬民自覺性,以教化引導民心,而非僅僅依靠刑罰來約束行為。”

聽到這裡,李斯露出了贊同之色。

這聽起來确實是個好辦法,可從根本上提升百姓意識,雖然費事了些。

“最後,若設激勵機制那就更好了!對于那些積極維護環境整潔的個人或郡縣,皆可給予表彰或物賞,以此激勵民衆主動參與,共同營造清潔之風氣。”

“嗯,倒也不失為良策。”李斯露出了贊賞之色。

時當亂世,天下初定,大秦才行嚴刑峻法,意在迅速建立秩序,嚴饬萬民之行止。

然世易時移,政策亦須随勢而變,以應新需。

顧绫雪喝了一口茶,潤了一下嗓子後,繼續說道:“然後便是修建寬闊、筆直且平坦的道路,便于交通和軍事行動了。”

“工程防禦學院這邊,已經計劃在研制一種蒸汽汽車,這種汽車,主要通過燃燒煤炭來加熱水産生蒸汽,後利用蒸汽之壓力推動活塞,從而驅動車輪前行。”

聽到這話,李斯、謝文淵、烏氏倮幾人全都是一頭的霧水。

聽不懂。

何叫利用蒸汽之壓力推動活塞,從而驅動車輪前行??

無需馬力拉之不成?

似乎看出了三人的疑惑,顧绫雪微笑道:“正是如此,這種汽車不需馬匹拖拽,也不需人力推行,全憑自身之力馳騁于道路之上。”

“陛下令蒙内史修建的直道,為的就是一旦全線貫通,從鹹陽直達九原郡的路程将由原來的十日縮至隻需快馬疾馳三天三夜。”

“那時,無論兵馬調動還是糧草供給,都将如臂使指,迅速而高效。”

“而蒸汽汽車一旦研制出來,或許能縮短至一日不到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