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第8頁)

雖然是第一次聽到這個詞,但結合此時語境,在場的三人不費力的就聽懂了。

“顧大人,不知這鐵路何時能建成?朝廷又是否對外合資?”烏氏倮目光熱切的看着顧绫雪,有些急切的問道。

顧绫雪對烏氏倮的詢問報以一笑,回答道:“鐵路建設并非難事,若一切順利,或許隻需兩三年,甚至更快,至于合資……”

顧绫雪沒有回答這個問題,而是将目光轉向了李斯。

李斯沉思道:“合資之事,朝廷或可允少許之請,然名額必不濫設,若烏君有意于此,本官歸後,當即禀明陛下,請旨定奪,或可賜公一機緣也。”

聽到有機會,烏氏倮眼中光芒更甚,他深知,若能參與此曠世之工,不僅是國之大幸,他烏氏商隊更是騰飛有望,這千載難逢的機遇怎能就此錯過?

雖然烏氏倮覺得鐵路、火車這些事情聽起來就匪夷所思,荒誕無比,但這一番交談下來,他也深深的感受到了這武定侯身上所展現出的專業性。

其不僅能将計劃說的頭頭是道,而且還能夠清晰的描述鐵路和火車的運作原理,這一切都讓烏氏倮确信這不是顧绫雪一時的心血來潮,而是一個經過深思熟慮,有着紮實知識的真實計劃。

他迫切的希望這鐵路能夠盡快落成,也希望朝廷能夠對此給予足夠的重視。

為此,他覺得自己實有必要合資一下,不僅是為了推動一把進程,更是為了能夠實時得知研制過程中的最新進展。

顧绫雪清了一下嗓子,看向李斯,笑呵呵的繼續說道:“那新都城以至整個大秦境内的道路,比如水泥路、瀝青路、夯土路以及鐵路具體該如何合理分配,還有其他的那些,那就都交由李相大人來定奪了,畢竟這個下官也不是太懂。”

“不過,就目前的直道而言,下官倒是建議一分為三,一側保留原有的夯土路面,用于快馬疾馳,另一側鋪設瀝青路面,以适應日後蒸汽汽車通行,而中間,則可以鋪設鐵路軌道,左相大人覺得如何?”

李斯看着她那笑容燦爛的樣子,心中頗有些無奈,不太懂什麼的他反正是一點都不信,但他也深知研制任務有多重要,所以比起讓這小子跟着自己一起規劃布局這些,倒不如讓她專心帶着墨家那幫人盡快把東西造出來。

于是,李斯點了點頭,也微笑着說道:“嗯,所言皆甚有見地,隻是規劃一事,涉及甚廣,你可将之前所提之建議,詳盡書寫成文,列明條目,若能附上圖樣那更好,如此以便我等審議。”

“左相大人之令,下官自當遵命。”顧绫雪很是痛快的就答應了。

因為時間有限,她剛剛其實就是撿着重點說了個大概,這下好了,剛好可以再之前沒說過的也全都補上去。

商量好新都城的大概布局之後,顧绫雪又将目光轉向了一旁的謝文淵,準備商談三年義務教育以及分年級之事。

雖然攬了一大堆的活,接下來沒他什麼事了的李斯,此時并沒有要離開的打算,而是坐的穩穩的,一邊端起茶杯輕抿了一口,一邊饒有興趣的看起了戲。

“謝大人,關于推行三年義務教育之策,敢問您預備如何具體施行?”顧绫雪問謝文淵道。

謝文淵沉吟片刻,然後正色道:“依吾之見,應當從編寫教材入手,教材需涵蓋基礎之讀寫算術,亦應載大秦曆史、禮儀與法度。”

“如此,則童蒙之學,既能紮實根基,掌握實用技藝,又能端正道德。”

“吾聽聞,帝都大學内正探索一項創新之舉,已将文字叙述轉化為一種獨特的數字對照表,此舉頗為清晰明了,也利于快速記憶與傳播,不知此等數字對照表何時能編撰至教材,以供廣大學子研習?”

顧绫雪還沒回答,謝文淵又緊接着問道:“再者,提及文字,楷書與漢語拼音之法又将在何時能編纂成教材?”

對于謝文淵的兩個問題,顧绫雪笑容都有些挂不住了,頗有些無奈的說道:“謝大人也知目前工程防禦學院人手不足,而紡紗機、燃煤鍋爐、煤爐子之類的事情,樁樁件件皆關緊要。”

“我等也知數學、文字等教材的編撰的重要性與緊迫性,但學問之事,非一朝一夕可成,需經反複推敲,多方驗證,方能确保其準确無誤,惠及後人,故而具體何時能完成尚難預料。”

說到這裡,顧绫雪的眼神變得堅定了幾分,認真道:“不過,謝大人放心,接下來我等也會以最快速度推進此事,畢竟不論是研制蒸汽機還是火車、鐵路,都将需要數學提供必要的分析與計算。”

謝文淵露出理解之色,溫和的笑道:“顧大人難處吾自然能夠理解,學問之事,确實非急功近利所能成,需得耐心與毅力并重,故而您也無需過于憂慮,隻要能在學堂建成之前将這些教材編撰好,那便是極好的。”

“不過,顧大人在朝堂上所說之三年之學後非義務教育階段,如設立四至六年之中學或專科教育,對此有何具體設想?”不等顧绫雪詢問,謝文淵便主動問道。

顧绫雪想都沒有想,顯然對于這個問題早就已經思考多時,直接說道:“事實上,我的想法很簡單,那便是設立分級授學之制。”

“首先,三年的基礎教育可以視為小學階段,乃義務之始,旨在普及基本的知識與技能,使童蒙皆有所得。”

“繼而,四至六年,視為中學階段,因為此時學子們已經具備基礎之學識,故而可深研文學、算術、史籍等學科,并增設自然科學、工藝百工等實用之學,以培養學子們之綜合能力,深化對各學科的理解。”